图34

图34

一位父母离异的11岁女孩在极度困难与心烦意乱的时候,画出了诸多清晰地显示出曼荼罗结构的图画。在这里,它们也是魔圈,旨在阻止外部世界的困难与灾难进入内心的心理空间。它们代表一种自我保护。

一如在坛城(kilkhor)藏传佛教世界之轮上(图3),人们可以在这幅画的两边看到看起来有些像角的东西,它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属于魔鬼或者他的兽形符号之一。它们下面的倾斜的眼睛眯缝,以及表示鼻子和嘴巴的两撇,也是属于魔鬼。这一切表明:曼荼罗背后潜藏着魔鬼。“魔鬼”无论是为魔法般有效的图画所遮蔽,并因此被祛除—这是曼荼罗的目的—还是一如在藏传佛教世界之轮中,整个世界陷于死亡魔鬼的魔爪之中。在这幅图中,魔鬼差不多是在从边缘向外看。我从另一例子中看到了这一图景的意义:一位在艺术上极有天赋的患者绘制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四合一曼荼罗,并将它贴在了一张厚纸上。在纸的背面有一个相匹配的圆圈,其间满是关于性变态的图画。曼荼罗的这一阴暗面向表征了无序的、破坏性的趋向,以及“混乱”;一旦个体化过程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在自性没有得到实现并因此依旧为无意识的时候,隐藏在自性背后的混乱便会以一种危险的方式爆发出来。这一心理现象被炼金术士表达在了他们的双面墨丘利身上;墨丘利一方面是作为神秘教义解释者、精神仪式的赫耳墨斯,另一方面是毒龙、邪恶精灵及“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