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我希望我已然借助这些图画,成功地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有关曼荼罗符号象征的概念。很自然,我的说明仅仅旨在对比较研究基于其上的经验材料作一肤浅概述。虽然我指出了几个相似之物,它们可以指明通往进一步的历史及伦理比较的道路,但是我克制住了进行更为完整、更为全面的说明,因为那会使我离题太远。
我仅需在此对曼荼罗的功能意义寥寥数语,因为我以前曾多次讨论这一主题。而且,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指尖略有感觉,我们就会从这些使用最大的投入但毫无技巧的手绘制出来的图画中,推测到患者们试图倾注于其中的、通过它们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它们是印第安意义上的具,即冥思、集中精力和自我沉浸的工具,以期一如我在对《金花的秘密》的评论中所解释的,意识到内心的经验。同时,它们帮助生产一种内心秩序—这就是为什么当它们出现在一个系列之中时,它们经常追随以冲突和焦虑为标志的混乱、无序状态。它们表达安全的庇护所、内心和谐与统一的思想。
我可以提供多得多的源自世界各地的图画,人们会吃惊地看到,这些象征是如何受制于可以见诸于个人曼荼罗之中的相同基本法则。从显示于此的所有曼荼罗图案都是新的、未受外界影响的作品这一事实来看,我们趋于做出结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超意识的倾向,它有能力在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生产出相同或者极为相似的象征。因为这一倾向并非始终是个人的意识过程,所以我称之为集体无意识;作为其象征产物的基础,我假定有原始意象的存在,即原型。我几乎无需赘言,指出无意识的个人内容与其种族相似物的一致,不但通过它们的形式,而且还通过它们的意义,得到了表达。
对我们而言,关于这些被无意识地运作的象征的相同源头的知识已全部丧失。为了重新获得这些知识,我们必须阅读古老的文本,考察古老的文化,从而了解到患者为解释他们的心理发展,今日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在我们略加深入地进入到心理表象背后的时候,我们就会遭遇到历史层面,它们并非是无生命的尘埃,而是活生生的,始终活跃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许其程度是我们在目前的知识状态下无法想象的。
【注释】
[1][最初以“关于曼荼罗符号象征”为题,载于《无意识的塑造》(心理学论文之7,苏黎世,1950年)。插图原本是荣格教授为1930年举办的一个研讨班所收集的。其中的9幅(图1、6、9、25、26、28、36、37、38),连同对它们的简要评论,由荣格和卫礼贤作为“欧洲曼荼罗的例证”,发表在《金花的秘密》(Das Geheimnis der golden Blüte,慕尼黑,1929年;第2版,苏黎世,1938年)之中,拜因斯(C.F.Baynes)的英译本的标题为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伦敦与纽约,1931年)。——英编者]
[2]参见《心理学与炼金术》,第122段及其以后段。
[3][参见荣格著,“对《西藏度亡经》的心理学评价”(Psych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第850段。——英编者]
[4]参见前一篇文章,第552段。
[5]31/2的主题(表示充满苦难的世界末日的数字;参见《启示录》第11章第9节、第11节)意指“是3还是4?”这一炼金术二难推论,或者意指倍半比例(3:4)。“sesquitertius”表示3+1/3。
[6]这一曼荼罗图案在北美印第安人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相似物:一条盘绕在中心周围的白蛇形如一个四色的十字架。参见纽康姆(Newcomb)、理查德(Reichard)著,《纳瓦霍人狩猎圣歌的沙画图》(Sandpaintings of the Navajo Shooting Chant),插图13、第13页、第78页。该书中有大量趣味非凡的彩色曼荼罗。
[7]埃及的何露斯之子(Horus-child)同样是被显示坐在莲花上。
[8]注意地名“利物浦”(Liverpool)——“肝脏-池子”(Liver-Pool)之中的隐喻。肝脏是让人得以生存的东西,是生命之所在。
[9][参见《心理学与炼金术》,“贵族领地”(temenos)的索引。——英编者]
[10]参见《心理学与宗教》。
[11]参见《金花的秘密》。
[12]参见《移涌》(本卷下册),第5章。
[13]《东方圣书》(修订版),第8卷,第186页。
[14]参见《转化的象征》,第2卷第7章。
[15]《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页;道森(Deussen)译本,第1卷第123页。
[16][参见《移涌》,第181段极其以后段。——英编者]
[17]译自《东方圣书》(修订版),第12卷第271页及其以后页。
[18]译自《东方圣书》(修订版),第78卷第578页。
[19]《列王纪上释义》第1章第4节(米涅编,《希腊教父全集》,第12卷第998、第999栏)。
[20]译自《东方圣书》(修订版),第15卷第311页。
[21]《世上的人》(De opificio mundi)。 参见科尔森/惠特克(Colson/Whitaker)译,第1卷第13页。
[22]同上,第79页。
[23]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十字符号的旋转究竟是向左还是向右。在西藏,向左旋转的十字符号被认为是代表敌视佛教的邪教苯教。
[24]星形符号在俄罗斯与美国都是受欢迎。一个是红色的,另一个是白色的。要了解这些颜色的意义,请参见《心理学与炼金术》,索引,“colours”。
[25]参见本书的第8及第9篇文章,以及“精灵墨丘利”。
[26]在炼金术里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即在《黎普列文稿》(The Ripley Scroll)及其诸多不同的版本之中(《心理学与炼金术》,插图257)。在那里,掌管行星的神明正在把其才能倒入再生之液里。
[27]参见《东方冥思的心理学》,第942段。
[28]参见约翰·雷德(John Read)著,《化学的前奏》(Prelude to Chemistry),卷首插图。
[29]《金花的秘密》,第24页。
[30]参见本卷的第6章和第7章。
[31]参见“三位一体教义的心理学方法”,第184段。
[32]这幅画是由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送给我的。原作亮相于纽约。
[33]卢卡(Lucca)编,《政府图书目录》(Bibliotheca governativa),1942年手抄本,第37页。
[34]《一份关于灵魂的综合附录》(A Summary Appendix of the Soul),第117页。
[35]同上,第118页。
[36]比较前文图9的冥府、阴暗一半里的那四条蛇。
[37]源自《炼金术大观》(Musaeum hermeticum)中的拉姆斯普林科(Lambspringk)的 “象征”,图10(韦特[Waite]译,第1卷第295页)。
[38]《天才苏格拉底》(De genio Socratis),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