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9
在画9中,我们首次看到红色背景下的蓝色“灵魂之花”,X小姐也是这样描述的(很自然,她对波墨没有了解)。[141]一如她自己所陈述的,中心处是一盏灯形式的金光。树皮十分突出,但是它们是由光组成的(至少是在曼荼罗的上半部分),向外发出光芒。[142]光是由冉冉上升的太阳的缤纷彩虹色所组成;它是真正的孔雀之尾。共有六柱光束。这就让人想起了《巴利经典大全》(Collection of the Pali Canon)中佛陀关于长袍的话语:
他心中充满了慈悲……同情……欢乐……泰然,他坚持释放出慈悲、同情、欢乐、泰然,面对一个方向,然后面对第二个方向,然后面对第三个方向,然后面对第四个方向,因此,在各个方向之上和之下。他那充满同情的心涌向各处,涌入广大世界覆盖的每一个地方,宽阔、深邃、无边无际、没有敌意、没有恶意……[143]
但是,与佛教东方的类似并不能在这里得到支持,因为曼荼罗分为上下两半。[144]在上面,圆环发出彩虹一样的缤纷光芒;在下面,它们由棕色的土地构成。在上面,盘旋着三只白鸟(表示三位一体的灵魂);在下面,一只山羊正在出现,伴有两只乌鸦(沃坦的鸟)[145]和相互缠绕的蛇。这并非是佛教圣人会作的那一类型的画,而是有着基督教背景的西方人的那一类型,其光源留下了一道暗影。而且,三只鸟盘旋在墨黑一团的天空中,正在从黑土中升起的山羊被显现在了鲜橙色的背景之上。非常奇怪的是,这是佛教僧袍的颜色,这肯定不是患者的有意识意图。潜在的思想是很清楚的: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魔鬼就没有神圣。对立物是孪生兄弟,东方人设法通过“无争无斗”(nirdvandva,摆脱二元性)及“涅涕”(neti neti,非此非彼)将自己从它们之中解放出来,否则就以某种神秘方式容忍它们,一如在道教中那样。通过把《易经》里的六芒星绘入曼荼罗之中,与东方的联系受到了患者的有意识强调。[146]
左上部的标志为“豫卦,热情”(第16卦)。它表示“雷出地奋”,换言之,一种源自无意识的运动,通过音乐与舞蹈得到表达。孔子对此评论如下: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
断可识矣。
君子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
万夫之望。
顶部的第二个六芒星是“损卦,减弱”(第41卦)。上卦表示山,下卦表示泽。山屹立于泽之上,“克制”泽。这个“意象”指向自我克制和储备,即自我的表面减弱。基于“热情”,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六芒星的顶部线条上,“但是得臣无家”,佛教僧人的无家可归思想得到了表达。当然,这在心理学层面上并非意指对团聚和独立的一种如此激烈的证明,而是意指患者对一切关系的条件性的不可逆转的顿悟,对一切价值观的相对性、一切事物的短暂的顿悟。
右下面的标志是“升卦,向上推”(第46卦)。“地中生木,升。”它也表示“升虚邑”以及“王用亨于岐山”。因此,这个六芒星表示人格的发育与发展,一如从地里长出的植物—这是已经由先前的曼荼罗中的植物主题所预设的一个主题。这证明了X小姐从其经验中吸取到的重要教训:如果阴影没有被接受,就不会有发展。
左边的六芒星是“鼎卦,大锅”(第50卦)。它是一个铜质牺牲器皿,有耳有足,用于装盛为宴会烹饪的食物。下面的三线形表示风与木,上面的三线形表示火。因此,“大锅”是由“以木巽火”组成,一如炼金术的器皿是由火或者水组成。[147]里面有“珍馐”(“雉膏”),但是它没有为人所食,因为“鼎耳革”、“鼎足折”使它不能食用。但是,作为“不断自我放弃”的结果,人格被区隔(“鼎黄耳金铉”,甚至“鼎玉铉”)和净化,直到它获得宝玉的“刚柔节也”。[148]
尽管四个六芒星是被有意识地绘入曼荼罗之中的,但是它们是关注《易经》的真实结果。因此,我们患者的内心发展过程的阶段及面向,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易经》的语言得到解释,因为其基础同样是构成道教和禅学的主要兴趣之一的个体化过程的心理学。[149]X小姐对东方哲学的兴趣源自更好地了解她的生活以及她自己曾经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人性中有着巨大冲突的一种印象。她所面临的难以解释的冲突使她专注于东方治疗系统,它们彼此间似乎没有冲突,令人兴趣横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她知道基督教中无法协调的对立物在东方并未受到模糊或者遮蔽,而是得到了清晰的正视,而且尽管(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被引入到了曼荼罗的统一之中。波墨从未能够实现这一统一;恰恰相反,在他的曼荼罗中,明亮和黑暗的半圆是背对背的。明亮的一半被标着“圣灵”(H.Ghost),而黑暗的一半则被标着“圣父”(Father),即“万物创造者”(auctor rerum)[150]或者“第一原则”,而圣灵则是“第二原则”。这一对立被伴以“圣子”(Sonne)与“凡人”(Earthly Man)的对立。“魔鬼”身居黑暗的“圣父”的各方,构成他的“怒火”,俨若在曼荼罗的边缘一样。
波墨的起点是哲学的炼金术;就我所知,他是第一个设法把作为一个整体现实的基督教宇宙组织进曼荼罗的人。[151]就他未能将两个半球统一为一个圆球而言,他的努力失败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X小姐的曼荼罗包括和含有对立物,作为中国阴阳学说—阴阳的合作使世界运行的两个形而上学原则—所提供的支持的结果。有着其刚(阳)与柔(阴)线的六芒星证明了这一过程的某些阶段。因此正确的是,它们占据了之上与之下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老子指出:“高以下为基。”这一无可辩驳的真理秘密地在曼荼罗中得到了暗示:三只白鸟在黑色的田野里盘旋,但是灰黑的山羊却有着明亮的橙色背景。因此,东方的真理秘密地证明了自己,使得对立双方有可能统一在《易经》所陈述的非理性生命过程之中—至少是通过象征性的期待。我们在此间实际上关注同一过程的两相对立的阶段,这正是下一幅图所要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