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目录学源流”与“类例沿革”

三、论“目录学源流”与“类例沿革”

卷三论述“目录学源流”时,余嘉锡与以往学者不同的是,认为校理群书并不始于刘向,而是源自汉高祖、汉武帝之时的校理兵书,但高祖、武帝时是否编制了目录,则不得而知。随后在“目录学源流上”中,余嘉锡对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论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卷四“目录类例之沿革”,余嘉锡分作“总论类例”“七略”“汉魏时之四部”“荀勖四部”“经史子集四部”“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隋志》四部”“总论沿革”“类例之商榷”几个部分来论述。论述类例沿革,余嘉锡并没有单论《汉书·艺文志》,而是以论七略来包含《汉书·艺文志》,明显体现出余嘉锡更加推崇刘氏父子的学术倾向。

可见,余嘉锡在论述目录书体制之时,都是首举《别录》《七略》之佚文或刘氏父子的阐述,而次及《汉志》等后来的目录书。在“目录学源流”与“目录类例之沿革”中,也是强调刘向、刘歆的奠基性作用,并强调后来众多书目都是“依刘向故事”而已。


[1]梁启超:《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322页。

[2]李小缘:《中国图书馆事业十年来之进步》,《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0—261页。

[3]汪辟疆:《目录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4]乔好勤:《略论我国1919—1949年的目录学》,《云南图书馆》,1982年第1期。

[5]王国强:《中国目录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河南图书馆学刊》,1995年第2期,第16页。

[6]周祖谟《目录学发微·前言》,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页。

[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8]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1页。

[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页。

[1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1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13页。

[1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1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17页。

[2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2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22]张之洞撰,司马朝军点校:《輶轩语详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2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25]余嘉锡:《古书通例》,《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46页。

[2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2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2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2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30]《孟子·万章下》,《十三经注疏》本。

[3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3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3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3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3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3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3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50页。

[3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3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4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4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4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4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4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4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4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62页。

[4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4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4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50]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92页。

[51]郑樵:《通志》卷七十一《校雠略》第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郑樵:《通志》卷七十一《校雠略》第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郑樵:《通志》卷七十一《校雠略》第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5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56]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08页。

[5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6—127页。

[58]郑樵:《通志》卷七十二《图谱略》第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章学诚:《校雠通义·郑樵误校汉志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4—1005页。

[6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6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62]章学诚:《校雠通义·宗刘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6页。

[63]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6页。

[6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2—143页。

[6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6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6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6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0—151页。

[69]彭斐章,付先华:《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回眸与思考》,《图书馆论坛》,2004年第24卷第6期,第5页。

[70]肖希明:《论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年第1期,第70页。

[71]林辰:《忆恩师余嘉锡先生》,《私立辅仁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第149页。

[72]来新夏:《追忆“读已见书斋”主人——记余嘉锡老师》,《邃古师友》,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73]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第9页,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页。

[75]杜定友:《十年回忆录》,《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1928年第1卷第4期,第25页。

[7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16页。

[7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7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7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1—152页。

[8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8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6页。

[82]杜定友:《校雠新义》,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自序。

[83]杜定友:《校雠新义》,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第60页。

[84]杜定友:《校雠新义》,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第61—62页。

[85]蒋伯潜:《校雠目录学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3—176页。

[86]王国强:《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图书与情报》2000年第1期,第9页。

[87]王国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再批判》,《图书与情报》1994年第1期,第28页。

[88]付荣贤:《〈汉书·艺文志〉研究源流考》,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第453页。

[89]范凡:《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214页。

[90]周祖谟:《目录学发微·前言》,见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页。

[91]牟润孙:《蓼园问学记》,《海遗丛稿》(二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0页。

[92]牟润孙:《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志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76页。

[93]章太炎:《国故论衡·原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6—87页。

[94]柴德赓:《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48页。

[95]黄震伟:《目录学研究书录》,《黑龙江图书馆》,1989年第2期,第35页。

[96]廖璠:《余嘉锡与章学诚目录学思想之比较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1989年第3期,第22页。

[9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41页。

[98]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六艺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2—1023页。

[99]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85页。

[10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9—130页。

[101]张舜徽:《诚挚的仰慕,深切的怀念——纪念余嘉锡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张舜徽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375页。

[102]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78页。

[103]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79—580页。

[104]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84页。

[105]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85页。

[106]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85—586页。

[107]章学诚:《校雠通义·序》,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45页。

[108]章学诚:《校雠通义·互著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66页。

[109]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94页。

[11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11]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2页。

[11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1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11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1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11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1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12页。

[118]洪颐煊:《经典集林》,《刘向别录》一卷,清问经堂丛书本。

[119]郑樵:《通志·总序》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20]章学诚:《校雠通义·序》,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45页。

[121]章学诚:《章学诚遗书·信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67页。

[122]蒋伯潜:《校雠目录学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123]朱一新著,吕鸿儒、张长法点校:《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5—76页。

[124]王叔岷:《校雠学校雠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页。

[12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2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12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28]章学诚:《校雠通义·别裁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72页。

[129]章学诚:《校雠通义·焦竑误校汉志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12页。

[130]余嘉锡:《古书通例》,《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0—241页。

[131]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兵书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75页。

[132]章学诚:《校雠通义·互著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66页。

[133]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六艺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4页。

[134]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2页。

[13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3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3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3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3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140]郑樵:《通志·校雠略·泛释无义伦》志八三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41]朱彝尊:《曝书亭全集》册九卷四十四,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

[14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28页。

[143]章学诚:《校雠通义·宗刘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9页。

[14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页。

[14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页。

[14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13页。

[14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148]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篇》,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2页。

[149]王棻:《校雠通义节驳》,转引自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5页。

[15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15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11页。

[152]余嘉锡:《书章实斋遗书后》,《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579—580页。

[153]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92页。

[15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55]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28页。

[156]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44页。

[15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15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5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16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2—33页。

[16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16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16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6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6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16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3—44页。

[16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6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169]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48页。

[17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17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17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17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7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17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17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17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178]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