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的特点

一、大学学习的特点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最青春、最美好的时期。大学也是大多数人集体学习的最后时光。大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要准备好大学学习,首先我们要明白大学学习有哪些特点。

(一)大学学习的自主性

大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念逐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接受,在强制性的基础上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高校都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引导,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大学生学习上需要的是高度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计划性,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业规划、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独立地阅读各种书籍,并完成相关实践学习。大学里的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只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方向,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效率。大学的学习一定要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课外阅读、同学讨论、参与实践、听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利用网络等等,都是大学生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对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所得将会是未来走向社会获得职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须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当然,强调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是许可大学生的“为所欲为”,不受规律支配,不受纪律约束。

(二)大学学习的专业性

大学学习的专业性十分明显。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基本已经确定了。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性,是随着社会对本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面也越来越宽。为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种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具体、更细致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不同的专业所学习的课程差别是非常大的。例如网络工程专业主修的专业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网络设备、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的组建与设计、计算机安全技术等;会计学专业主修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管理统计学等。可见,专业不同,主修课程也会呈现巨大差异,毕业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具有专业性的,也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学习,从入学开始就有了专业定向,再经过几年的学习,大学生们逐步成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创造性高、品行高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大学学习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样。在大学,课堂教学还是主要形式,但大学生可以依靠多种渠道来获得知识,例如,通过自学、讨论,在线课堂、慕课,短视频APP、学术讲座、参加第二课堂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参加学科竞赛、参加协会等多渠道,多方式获取知识。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设计等实践性的环节,验证、运用知识。在大学中,只要你想学,任何方式都可以成为你独有的学习形式,都可以是你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

(四)大学学习的探究性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和研究的性质。大学的教学内容由确定结论的论述逐步转向介绍各派理论观点和最新学术发展动向方面的知识。各学科的内容变化大,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从正确再现教学内容向汇集百家之长、形成个人见解的方向转变。大学生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到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都带有明显的探究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竞赛为手段,以创新为指导思想,结合专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实现新的突破,寻求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