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

三、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当前读者服务工作,已打破了以往藏书楼的封闭模式,从单一的图书外借、阅览工作,发展成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读者服务体系,并日益发展和完善,这个服务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一)外借服务

外借服务是指读者将部分馆藏文献资料借出馆外,满足他们自学阅读的一种服务方式。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书刊,借到的文献妥善保管并充分利用,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而后还可以借阅另外一些书刊。外借服务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服务内容,是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的重要渠道,是文献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文献传播的主要窗口。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外借服务的有效功能,需要采取多种服务方式。

(1)个人外借:指读者以个人名义向图书馆借阅文献。个人须凭图书馆发给本人的借书证办理借书,借书的种类、数量和归还期限都要按照图书馆的规定办理。这种方式能满足不同读者对文献资料的不同需求,是图书馆外借的最主要方式。

(2)集体外借:即指由专人负责,代表小组或单位读者向图书馆集体外借批量书刊,以满足集体读者和单位读者共同阅读的需要。

(3)预约借书:指外借书库尚无某存书,暂不能提供外借,而采用预约满足读者需要的一种服务方式。读者向图书馆预约登记某种指定需要而暂时借不到的书后,待该书到馆后按预约顺序通知读者借书。预约借书满足了读者的特点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外借形式。

(4)馆际互借:指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文献情报部门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的馆藏文献,满足读者特殊需要的外借服务形式。这种外借形式,不仅可在地区范围和本国范围内馆际之间,而且可发展到国际范围馆际之间,从而打破了馆藏资源流通的部门界限,也打破了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空间范围界限,实现了不同范围内馆藏文献资源共享,是外借服务形式的一种发展方向。

(二)阅览服务

阅览服务是组织读者在阅览室内利用文献资料的一种服务方式。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阵地。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宽敞的空间、安静整洁的环境及精良的设备,它不仅是读者阅读、自学、研究的理想场所,也是读者查找文献、选择文献的重要基地。

对阅览室的数量、类型、规模的设置,主要依据图书馆的实际条件和读者需要而定。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设置一般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按出版物类型划分的阅览室。将同一出版类型文献集中在一个阅览室,满足读者查找阅览的特殊需要。如报刊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视听资料阅览室、音像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

(2)按知识门类划分的阅览室。集中某些学科范围的书刊资料,便于读者按学科需要利用文献的阅览室。如综合知识阅览室、哲学社会科学阅览室、马列经典著作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等。

(3)按不同类型读者特点划分的阅览室。按读者对象设置阅览室,其目的是区分不同知识层次读者的阅览心理、阅读需要、阅读特点和阅读效果,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开展阅览服务。如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等。

阅览室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有开架、闭架、半开架三种。开架阅览室指书刊陈列在阅览室内,任读者在室内自由取阅,阅后自行放归原处;闭架阅览室指读者通过目录查到自己所需的书刊,由工作人员取书,办理手续后就室阅览;半开架阅览室指书刊一部分开架,一部分闭架,是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大学图书馆所设立的各种类型的阅览室,一般都是开架阅览,读者自己选择文献,在室内阅读,用后放回原处。

(三)图书宣传

图书宣传是阅读指导的基本手段,是利用直观形式、书目形式或活动等形式,主动向读者揭示文献内容,宣传先进思想、科学知识,以及广泛的文化信息,把读者最关切、最需要的文献及时展现在他们面前,以利于读者利用图书馆各种文献的活动。

图书宣传的内容包括:(1)文献的宣传,图书馆会根据自己的任务和读者的需求经常宣传馆藏文献;(2)阅读宣传,包括宣传阅读的意义、方式、技巧和方法等,其目的在于提高读者对阅读的认识,启发读者更自觉地、更主动地学习;(3)图书馆业务的宣传,这是关于图书馆自身活动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宣传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特色;(4)社会政治宣传,图书馆利用自身条件参与一般的社会政治宣传,其内容包括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国内外时事、经济建设成就和科学技术进展等,配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进行宣传活动也属此列。

图书宣传的类型可以从活动的形式、内容、对象和时间等不同角度做多方面的分析。(1)形式区分:宣传活动可分为以口头语言来进行交流的直接宣传,以及以各种书面资料和声像资料等物质构成的信息载体为中介的间接宣传。(2)内容区分:按图书知识门类来区分,如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宣传,或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文献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等方面的宣传。(3)对象区分:宣传对象首先可分为个体和群体,再按读者的类型分为学生、职工、教师和科研人员等。(4)时间区分:图书馆各项宣传活动从时间上可分为一次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等。

图书宣传的意义在于沟通和密切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扩大图书馆的影响,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从而充分利用图书馆;使读者深入了解馆藏,及时了解新到图书资料,以便及时利用;帮助读者掌握图书馆藏文献的基本知识,提高利用书刊资料的效率和效果。

(四)阅读指导

阅读指导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在了解和研究读者需要的基础上,对其阅读目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给予积极影响和指导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理解、掌握、利用文献的能力,也就是提高阅读修养。

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把握科学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阅读指导内容方面,要求宣传和推荐代表当代科学与技术水平的优秀图书和相应学科的最新文献,指导读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各种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帮助读者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阅读各种文献。(2)主动性原则: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了解读者需求,掌握读者阅读动机、阅读修养和阅读收效情况,在此基础上会予以相应的指导。(3)针对性原则:大学图书馆读者,青年学生占大多数,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图书馆除了为他们提供科学知识外,在思想修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指导,在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针对读者的兴趣和文献需求等具体条件下,进行有益地指导,以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指导的内容包括:提高阅读认识、普及检索方法、把握选书要领。

(1)提高阅读认识: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手段,是能动地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阅读是一种自然活动,必然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为思想基础。因此,主观上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如何,是每个人得以提高阅读修养的内因。一切外来的阅读指导活动都必须通过它才能产生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提高对阅读的认识,是指导阅读的首要任务。

(2)普及检索方法:这是图书馆帮助读者提高阅读修养。获得自学与研究能力的必要途径,是阅读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活动包括:①系统地宣传文献学知识和文献检索理论,这是读者掌握文献检索方法的基础,也是他们通过自学来主动提高检索能力的必要条件;②介绍具体的文献检索工具,即各种书目、题录、文摘或提要等的使用方法,使读者了解它们的编制特点、收录范围和发展沿革等;③宣传图书馆的书目设置及其体系,包括各种图书馆目录和馆藏的其他文献检索工具;④普及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文献检索方法。

(3)把握选书要领:读者对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检索知识和技能,还不等于能够选出最适合自己阅读需求的文献。帮助读者把握选书要领,在选书的原则和方法上给予积极的提示,也是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针对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利用参考工具、检索文献及有关书刊,帮助查寻或直接提供有关文献及文献知识、文献检索,用个别解答的方式为读者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按读者所提问题的性质可分为事实型咨询、方法性咨询与专题性咨询三种类型。

1.事实性咨询

事实性咨询是指读者关于某项具体知识的提问。读者在研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需要通过文献查明某一事物的实质内容,如人物、事件、产品、数据、历史年代等,即属此类咨询。其特点:①范围广、涉及的知识面宽,很难找到内容方面的规律性;②有比较成熟稳定的知识内容,表现为特指性强,要求的目的很明确,答案的选择小;③不只是提供文献线索,还会给读者具体答案,并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解答事实性咨询的基本过程中,首先会了解读者提问的意图,以及是否已掌握了有关知识的来源,然后分析问题的性质,判断查找的途径,并确定使用何种工具书,通过查阅获取答案,便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回答读者,同时提供各家见解的参考资料,指明答案出处,以供读者选择使用。

2.方法性咨询

方法性咨询是指读者在查询资料过程中遇到检索困难时的咨询。此类咨询特点:①主动性强,参考咨询人员可以发挥本身指导阅读与普及检索方法的作用;②读者提问的重点不在具体文献或文献内容,而在检索方法;③有的读者在得到实事性咨询答案或专题书目后,会进一步向参考咨询人员提出学习检索方法的要求,这时咨询人员应进一步了解读者的专业性质,并主动将有关专业的主要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介绍给读者。

3.专题性咨询

专题性咨询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的一次性咨询,图书馆会为之提供该专题的有关文献、文献线索及动态进展信息。专题性咨询的特点:①它的提问不是针对某一简单的事实,而是在科研、教学和工作中的专门知识;②答案应是一个知识系列,即提供关于所提问的系统知识;③学术性强,比较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比较艰巨的劳动。

(六)代查、代译服务

(1)代查服务。代查服务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代替读者查找所需的文献资料的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又称委托查询,代查服务比咨询服务更为直接和具体。由于用户的要求不同,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为课题提供所需参考文献;二是提供某些著者所著文献;三是提供具体馆藏文献。根据用户课题的需要,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利用检索工具查得文献检索,以题录、简介或文摘的形式整理成专题目录,提供给用户。

(2)代译服务。代译服务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代替读者翻译、编译外文文献资料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读者在利用文献中的语言障碍。用户如果需要图书馆代其翻译或编译外文资料,可直接向图书馆申请登记,提出课题,以及具体要求,交付日期等。图书馆除了办理这种委托代译服务项目之外,还经常进行交流性的编译服务工作。图书馆根据实际需要,将广大编译人员的译著作为学术成果公之于世,在刊物上发表,出版发行或会议交流,供广大读者参考查阅。

(七)定题服务

定题服务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特定研究课题的需要,围绕该课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加工、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给读者,直至课题完成的连续性服务。这种服务方法也称“跟踪服务”“对口服务”“专题服务”。

1.定题服务的特点

(1)主动性。定题服务是对某课题的进展,跟踪到底的服务,从命题论证、设计、试验到运用全过程,都要提供文献资料。

(2)针对性。定题服务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的服务。因此,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具有针对性。

(3)集中性。定题服务始终围绕某一课题范围服务,目的鲜明,要求文献资料提供的范围集中。

2.定题服务的步骤

(1)选定课题。选择对社会经济改革和科学研究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有助于经济和科学的发展;选择符合本单位服务重点的课题。

(2)开展有关课题文献的查找。服务人员分工深入课题之中,跟随研究课题的进展查找文献,主动提供文献资料,重点获取最新情报信息,并及时提供。

(3)跟踪服务。跟随研究课题的进展,逐步深入,跟踪服务到底,从而加速研究课题的早日完成。

(八)科研成果查新服务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研人员为了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科研水平,委托情报工作人员针对科研课题,利用国内外有关文献检索系统,进行迅速、准确、全面地查找,检索出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有无同类研究课题,这项研究成果的水平如何。如果属国内外首次研究成功,就要对其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做出评价。如果国内外已有类似的报道,就应在相互对比中列举出相关数据指标,为科研成果鉴定、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查新的内容:①立题前查新,即在立题之前,要充分了解课题的原有历史基础、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②鉴定前查新,为了确定一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的水平、实用价值及先进性,鉴定之前必须对该科研成果有关的国内外情报资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③专利申请前查新,该项科研成果是否达到申请专利的条件,是否具有新颖性,事先必须查新。

(2)查新工作中的检索要求:科研成果查新工作要求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查新步骤:①接受课题;②分析课题;③选择检查工具;④确定检索途径;⑤选择检索方法;⑥查找文献线索;⑦索取原文;⑧数据对比;⑨撰写查新报告

(九)视听服务

视听服务是图书馆的一种信息服务方式和教育手段。它是指利用声像(视听)资料,通过现代化的声像视听技术设备为读者服务的一种方式。视听资料是以磁性材料和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借助于特殊的机械装置,直接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文献形式,如录音、录像制品、电影胶卷和幻灯片等。图书馆一般有视听阅览室、现代技术室,采取集体收看和个人收听两种方式为读者服务。这种服务声像结合,具有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

所谓“视听资料”,也可称为“直感资料”。它是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的文献资料,使用者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它的记录信息。视听服务是编制提供声像型文献目录,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推荐或者查找有关主题的声像型文献,利用各种声像型文献举办展览会、放映会、报告会、讲座等,制作声像型文献以供读者利用。

(十)图书馆利用教育

大学生进行图书馆利用教育是大学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采用讲座、参观、放录像等形式,为新生介绍图书馆的组织机构、馆藏机构、馆藏特色,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借阅方法及规章制度等基本知识;其次,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知识教育。通过以上两种类型的教育,使读者了解馆藏情况及其使用方法、使用规则,使读者获得利用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料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种文献资料的性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检索工具,掌握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使其具有一定的检索知识和文献获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