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来说,图书馆是诱人的,对它的认识又是陌生的、朦胧的。图书馆不仅收藏和积累了自有文字以来的最丰富的文化典籍,而且还拥有大量现代化信息载体,从而构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源。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书目、索引、文摘和计算机联机检索,以此来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和传递科技信息,并千方百计地吸引读者利用文献资料。所以人们常常把图书馆比作知识的宝库和人类知识的最高殿堂。当我们迈步登上这神圣的知识殿堂时,我们就会感到它是那样的博大精深,那样的深邃神奇,那样的富有魅力。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转变学习观念
获取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为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必须转变学习观念,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大转变,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把自己塑造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开拓型人才。
(1)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动力,它能引起和推动学习活动,并使学习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大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方向性。进入大学后,必须明确学习目标,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良环境,努力学习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个人生存和服务社会而掌握本领。只有把学习动机与具体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发奋向上、刻苦钻研。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和良好学习动机外,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要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求实、严谨、谦虚、创新的良好学风。
(2)改进学习方法。从中学到大学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大学所施行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大学生必须由依赖老师传授现成知识的被动学习方法转变到积极主动的自学方法上来。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献量急剧增加的信息社会。只具有单一知识的人,愈益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信息检索能力缺乏的人,将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发展创造力会成为世界教育共同的开发目标;自学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自学能力普遍提高。由此可见,自学的重要性。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大学生读书自学的理想场所,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图书馆,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文献,提高创造性思维,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图书馆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早在1918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就提出:“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为教育的机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教育并不是专在学校,学校以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著名思想家蔡尚思也曾经说过:“有些大学教授、专家都是在图书馆工作,其学问多是从图书馆得来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得更直接: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图书馆是广义的老师。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这样说:“图书使得我以有恒地研究而增进了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于补充了我失掉的高等教育。”
马克思是利用图书馆取得伟大成就最典型的代表。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整天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广泛研究哲学、法学、历史学、科学技术史、政治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文学乃至解剖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仅做过笔记和摘录的图书就有1500多种。列宁也很善于利用图书馆。他在彼得堡监狱被关了14个月,然而却在那里的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撰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做了初步的准备。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善于利用图书馆的典范。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图书管理员。他还有一段1912年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经历,毛泽东曾这样说:“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的读、拼命读,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菜一样。”通过半年的自学,毛泽东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收获。他不只是在于读了几本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为天下劳苦大众而献身的奋斗目标。
古今中外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与图书馆有过深厚的交往。他们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经过长期的自我充实提高,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至名扬天下,为后人所推崇。
(三)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场所
大学图书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不仅文献资料丰富,而且又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和文献信息,它已成为自学者求知最理想的课堂。图书馆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果说教课的老师是言传身教的老师,则图书馆便是无言的老师,它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便会有收获。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巩固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得靠自学。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认知学习各种辅导书,能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学在给学生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通过自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巩固课题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大学生的求知欲仅仅靠教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料做补充。知识的增殖和更新导致专家教授学者也必须要继续学习。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知识增殖异常迅猛。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专家学者,要拓宽知识面、增长知识,都必须自学,而自学是离不开图书馆的。图书馆是传递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图书馆把散见于各种报刊及其他文献载体上的无序的信息源予以收集、加工、分析、整理,使之系统化、有序化、整体化,形成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检索工具很快地索取到自己所希望得到的知识信息。图书馆为自学者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最佳条件,显示出的教育功能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
因此,图书馆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还教会了大学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搜集、获取文献情报的基本技能。大学生通过图书馆找到了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了再学习、再教育,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一名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