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 Progesterone
【其他名称】安胎针、保孕素、孕酮、孕烯二酮、助孕酮、Progestin、Utrogestan
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适应证】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治疗。
黄体酮软胶囊说明书【适应证】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乏引起的机能障碍:①排卵机能障碍引起的月经失调;②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③出血(由纤维瘤等所致);④绝经前紊乱;⑤绝经(用于补充雌激素治疗)。本品也助于妊娠。在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的所有适应证时,因黄体酮能引起诸如嗜睡、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时,可以用阴道给药代替口服给药。
黄体酮超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药:
1.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RT)黄体支持。200~600 mg/d,口服;注射用40 mg,每日1次,肌内注射(下午),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尤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后黄体支持。黄荷凤[1]在《现代辅助生育技术》中指出由于口服黄体酮有肝脏的“首过效应”,其最大血液浓度也只有口服剂量的10%,必须大量服用才能达到所需的有效血浓度。目前单用口服黄体酮不作为黄体支持用药。口服剂量为200 mg,每日4次。陈红等[2]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监测排卵指导受孕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按黄体支持的不同方法设研究A、B、C三组:A组给予肌内注射HCG,B组给予肌内注射黄体酮,C组给予口服黄体酮胶丸,设空白对照D组不予任何黄体支持。所有患者均在经阴道超声(TVS)监测排卵后开始黄体支持,在排卵后1周测定血E2和P(孕酮)水平。研究发现,给予黄体支持的A、B、C三组患者血P水平与对照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B、C三组组间血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E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黄体酮用于黄体支持的效果与肌内注射HCG和黄体酮相似,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黄体支持方式;口服黄体酮200 mg/d与肌内注射黄体酮20 mg/d生物效应相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常用的有黄体酮针,20~60 mg/d肌内注射,从取卵日开始持续17 d[3]。在美国,黄体酮针常规用于IVF周期,常用剂量25~100 mg/d,可分次肌内注射,黄体支持时间从采卵日起持续至妊娠10~12周[4]。
2.治疗月经性哮喘。郑义珊等[5]观察38例符合月经性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18例(对照组)给常规抗哮喘药物,即氨茶碱缓释片0.2 g,每日2次,泼尼松5 mg,每日1次,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2揿,发作时才用;2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抗哮喘药物的基础上,经前一周给黄体酮2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注射3次。结果:治疗组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数量均为对照组的一半以下,治疗组由于在月经前期给黄体酮替代疗法,人为地提高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在月经前期及月经期血清孕酮分别为13.8 nmol/L和12.33 nmol/L,在正常范围内(正常值为7.5~98 nmol/L)。而对照组血清孕酮分别为2.62 nmol/L和2.31 nmol/L,伴随孕酮水平下降,患者的呼气峰值流速(PEF)明显下降、气道阻力增高、气道传导率下降、PEF波动率增多,患者的哮喘发作频繁,说明月经性哮喘妇女月经前及月经期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可能是月经性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月经前给予黄体酮替代补充,可有效地防止该型哮喘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3.治疗绝经期前子宫内膜癌。Kim等[6]收集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保健中心及Ced⁃era-Sinai医学中心1985—1995年就诊的7例、Medline 1966—1995年收录的14例单用黄体酮治疗的绝经期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属于内膜癌Ⅰ期,前7例给予甲地孕酮160 mg/d,治疗3个月,其中4例病情得到缓解。随访7~46个月发现2例复发,再用甲地孕酮治疗后又得到缓解。后14例患者经不同剂量和疗程的黄体酮治疗后9例病情得到缓解,随访3~108个月,仅1例复发,8例均无瘤生存,其中3例成功分娩6个活产儿。此研究表明对迫切要求保持生存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单用黄体酮治疗是可行的,大多数可完全缓解病情,并有可能生育,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建议此疗法适用于组织学Ⅰ级及预后较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4.预防先兆子痫及其并发症。为评价黄体酮预防先兆子痫及其并发症的作用,Meher等[7]检索了Cochrane妊娠和分娩登记数据库、Central(截至2006年第2期)和Enbase(1974年至2005年3月)等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其他孕激素预防先兆子痫及其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分析。2项RCT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项纳入128名妊娠妇女,另一项纳入168名妊娠妇女。这两项都对注射黄体酮与不使用黄体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注射黄体酮对先兆子痫、胎儿死亡、早产、小于胎龄儿和重要先天缺陷等发病危险都没有影响,也未报告有致女性胎儿雄性化危险。因此,黄体酮预防先兆子痫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5.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机体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生长均异常,剥脱不完全易引发阴道持续出血。黄体酮对子宫内膜腺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促内膜腺体分泌。外源性给予黄体酮胶囊干预不仅可让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进入分泌期,而且对残留组织有一定的软化作用,增厚子宫内膜且提高子宫平滑肌敏感度,在宫腔残留治疗中发挥“药物性刮宫”作用[8,9]。聂东云等[10]将米非司酮与黄体酮胶囊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结果显示比米非司酮单一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能有效缩短月经恢复时间,降低血清β-HCG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荷凤.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陈红,宋学茹,赵晓徽,等.口服黄体酮在黄体支持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526-1528.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DAVID K G,ARIEL W,COLIN M H,et al(eds).Textbook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laboratory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M].2ed.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Francis,2004.
[5]郑义珊,翁俊良,洪少玲,等.黄体酮治疗月经性哮喘[J].海南医学,2004,15(8):105-106.
[6]KIM Y B,HOLSCHNEIDER C H,GHOSH K,et al.Progestin Alone as Primary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Premenopausal Women[J].Acog Clinical Review,1997,2(4):9-12.
[7]MEHER S,DULEY L.Progesterone for preventing pre-eclampsia and its complications[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6,6(4):CD006175-CD006175.
[8]吴佳,付旭峰,石丘,等.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安宫黄体酮对流产术后宫腔少量蜕膜残留的疗效[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0):1207-1210.
[9]戴春秀,谢泳泳,袁拯忠,等.黄体酮胶囊联合中药治疗药流残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7):1457-1459.
[10]聂东云,陈素文.米非司酮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0):98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