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乌梅丸说明书【成分】乌梅肉、黄连、黄柏、附子(炙)、干姜、桂枝、细辛、青椒(去目)、人参、当归。【功能主治】温脏安蛔。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乌梅丸超药品说明书【功能主治】用法:
1.治疗痛经。李艳等[1]将35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配合乌梅丸组(A组)、乌梅丸组(B组)、穴位注射组(C组)和布洛芬组(D组)进行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和C组总有效率接近,分别为99.07%、95.6%,均高于B组(86.21%)和D组(79.17%)(P<0.05),而A组治愈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治疗起效快,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穴位注射配合乌梅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而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另有人运用乌梅丸治疗痛经患者59例,效果显著。其中未婚者38例,已婚者21例;年龄16~42岁,平均29岁;病程6个月至18年,平均5年。妇科检查子宫正常者29例,发育不良者25例,后位子宫者5例。痛经程度:重度痛经者35例(腹痛难忍,不能坚持工作或学习,全身症状重),中度痛经者24例(腹痛难忍,影响工作或学习,全身症状较轻)。用法:内服乌梅丸,每次2丸,分早、中、晚3次口服,用温开水送下。于月经前5日开始服用,至月经干净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临床观察痛经患者59例,经用药1~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腹痛及全身症状消失,停药6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45例,显效者(腹痛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或者疼痛消失未满6个月而复发,又用本药仍有效)8例,有效者(服药痛止或减轻,停药即痛)4例,无效者(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腹痛略有改善或依然如故)2例,总有效率为97%。重度痛经35例中有效者33例,轻度痛经24例中全部有效。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2]。
2.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人用乌梅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5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46岁,平均为29.5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2年,平均为6.3年。用法:内服乌梅丸,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5 d为一个疗程。未获效者,继服药一个疗程。临床观察65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临床治愈者(连续1年以上,月经的周期、血量、持续时间恢复正常)51例,显效者(月经周期正常,但血量仍较多,时间持续7 d以内)7例,有效者(月经周期接近正常,但血量仍较多,时间持续7 d以上)5例,无效者(服药2个疗程,月经周期仍紊乱,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或行经时间长短不一)2例,总有效率为97%[2]。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多属崩漏一症,历代医家认为崩漏是由于脾胃失调、心火乘之所致,治疗大多从脾胃入手,以健脾为主。韩梅英等[3]临床上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崩漏18例,按四诊八纲综合分析,进行辨证治疗。如阴虚火旺者,以乌梅汤加归脾汤;肝郁气滞者,以乌梅汤合止崩汤;气血双亏者,以乌梅汤合当归止血汤。获得满意效果。
3.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贾爱芝[4]用乌梅丸加减(含乌梅30 g,干姜10 g,细辛3 g,黄连16 g,炮附子、黄柏、桂枝、人参各6 g,当归、炒川花椒各4 g)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106例中,治愈96例,未愈10例。郭晓原[5]用乌梅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腹痛33例。寒甚者,加附子;热甚者,加黄柏;苔厚者,加砂仁(或藿香);胁痛者,加陈皮、香附;腹痛甚者,加川楝子;梅核气者,加厚朴、半夏;痛无定处者,加防风。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 d为一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结果:33例中,痊愈19例,显效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5]。
参考文献
[1]李艳,余璟玮,范晓萍,等.穴位注射配合乌梅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80-4381.
[2]李世文,康满珍.中成药新用途[M].6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韩梅英,张淼,张兰菊.乌梅丸加减治疗崩漏[J].内蒙古中医药,1998(3):26.
[4]贾爱芝.乌梅丸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6例[J].河南中医,2007,27(1):17.
[5]郭晓原.乌梅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腹痛33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