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马克思(德国)

(1848年1月9日)

先生们!

英国谷物法的废除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凡是厂主们谈到自由贸易的地方,主要都是指自由买卖谷物和一切原料而言。“对国外谷物的进口实行保护关税,这是卑劣的行为,这是利用人民的饥饿进行投机。”

廉价的粮食,高额的工资,这就是英国的自由贸易派不惜耗资巨万力求达到的唯一目的,他们以自己的热情感染了他们在大陆上的同伙。总的说来,人们要求自由贸易,那只是为了改善劳动阶级的处境而已。

可是,奇怪得很!想尽办法让人民得到廉价的粮食,而人民却毫不领情。现在英国的廉价粮食,如同法国的廉价政府一样,都信誉扫地。人民把那些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们,把包令、布莱特一类人及其同伙当做自己最大的敌人和最无耻的伪君子。

谁都知道:在英国,自由派和民主派之间的斗争被称为自由贸易派和宪章派之间的斗争。

…………

在政治经济学中,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仅仅根据一年的统计材料就得出一般规律。常常需要引证六、七年来的平均数字,也就是说,需要引证在现代工业经过各个阶段(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而完成它必然的周期这一段时间内的一些平均数字。

显而易见,当一切商品跌价时(这种跌价是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我用一个法郎买的东西要比过去多得多。而工人的法郎和其他的任何别的法郎一样,具有同等价值。看来,自由贸易对工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里只产生了一个小小的不方便,也就是说,工人在以自己的法郎交换别的商品以前,必须先以自己的劳动去交换资本。要是当他进行这种交换的时候,仍然能以同量的劳动换得上述数量的法郎而其他一切商品又在跌价的话,那么他在这种交换中始终都会是有利的。困难并不在于证明当一切商品跌价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

经济学家总是在用劳动换成其他商品的时候去观察劳动价格。可是他们对于用劳动换成资本这一环节却完全置之度外。

当开动生产商品的机器需要较少的费用时,则保养被称为工人的这种机器所必需的东西,同样也得跌价。如果一切商品都低廉了,那么,同是商品的这种劳动的价格也同样降低了。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看到的,劳动这种商品的价格的下跌较其他的商品要大得多。那时候,仍然继续相信那些经济学家的论据的工人将发现自己口袋里的法郎已经融化,剩下的已不到五苏了。

经济学家们会反对我们这一点说:好吧,我们同意说工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自由贸易的统治下恐怕也不会减少)很快会使工资和更低廉的商品价格互相一致起来。但是,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下跌会导致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就得加紧生产,而生产又引起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劳动力需求增加的结果将是工资的提高。

全部论据可以归结如下:自由贸易扩大了生产力。如果工业发展,如果财富、生产力,总而言之,生产资本增加了对劳动的需求,那么,劳动价格便提高了。因而工资也就提高了。资本的增殖是对工人最有利不过的事。这一点必需同意。要是资本停滞不动,工业却不会停止不动而是会垮台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工作垮台的第一个牺牲品的便是工人。工人将先于资本家而死亡。假使在资本增殖时,也就像上面所说的,在对工人最有利的情况下,工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他还是一样会死亡的。生产资本的增殖也就意味着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资本集中的结果是分工的扩大和机器的更广泛的使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工人的手艺化为乌有,从前需要用手艺的地方,现在任何人都能做得到,从而工人之间的竞争也就加剧了。

这种竞争之所以更趋激烈,是因为分工使一个工人可以完成三个人的工作。机器的采用也引起了同样的结果,而且规模还更大得多。生产资本的增殖促使工业资本家不断增加生产资料,从而使一些小企业主破产,把他们抛入无产阶级队伍。其次,因为利息率随着资本的积累而下降,小食利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利息过活,只好到企业中去工作,从而扩大无产者的人数。

最后,生产资本愈增殖,它就必然更加盲目地为市场生产,生产愈益超过了消费,供应愈益力图扩大需求,由于这一切,危机的发生也就愈益频繁而且愈益猛烈。另一方面,每一次危机又加速了资本的集中,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

这样,随着生产资本的增殖,工人之间的竞争便在更大的程度上加剧起来。大家的劳动报酬都减少了,而一些人的劳动负担也增加了。

…………

那么,为什么还要把关于实现自由贸易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影响作为未解决的问题来谈呢?从魁奈到李嘉图的经济学家们所表述的一切规律是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上的:迄今妨碍自由贸易的羁绊已不再存在。这些规律的作用随着自由贸易的实现而加强。其中第一条规律是说,竞争把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降低到该商品的最低生产费用。因此,最低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什么是最低工资呢?这就是说,要维持工人使他能勉强养活自己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自己的子嗣,就需要一些物品,生产这些工人生活必需品时的最低限度的支出恰好就是最低工资。

…………

随着自由贸易(经济学家们的基本前提)的逐渐实现和成为生活现实,劳动商品的这一规律,即最低工资的规律也就愈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二者必居其一:或者全部否定以自由贸易的假定做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或者就同意说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工人一定要经受经济规律的全部灾难。

让我们来做个总结: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不管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认为,只要更有效地运用资本,就可以消除工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对抗,他们这种自信狂,真是令人莫解。恰恰相反,这只能使这两个阶级的对立更形显著。

假定一旦不再有谷物法,不再有海关,不再有城市进口税,一句话,假使工人迄今认为是使自己处于贫困境遇的那些偶然情况都全部消失,那时,一向掩盖着他的真正敌人的一切帷幕就被揭开了。

他将看到摆脱羁绊的资本对他的奴役并不亚于受关税束缚的资本对他的奴役。

先生们,不要用自由这个抽象字眼来欺骗自己吧!这是谁的自由呢?这不是每个人在对待别人的关系上的自由。这是资本榨取工人最后脂膏的自由。

当这种自由不过是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时,怎么还能把自由竞争奉为自由的观念呢?

…………

但是,先生们,不要以为我们所以批判自由贸易是打算维护保护关税制度。

一个人宣称自己是立宪制的敌人,并不见得自己就是旧制度的拥护者。

但是,保护关税制度不过是为了在某个国家建立大工业的手段,也就是使这个国家依赖于世界市场,但自从对世界市场有了依赖性以来,对自由贸易也就有了或多或少的依赖性。此外,保护关税制度也促进了国内自由竞争的发展。因此,我们看到,在资产阶级开始以一个阶级自居的那些国家里(例如在德国),资产阶级便竭力保护关税。保护关税成了它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政权的武器,是它聚集自己的力量和实现国内自由贸易的手段。

但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引起过去民族的瓦解,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

[鉴赏]

1846年,英国政府在工业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下,被迫废除了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了完全胜利。但这一胜利并末给广大工人带来任何实惠,廉价的粮食带给工人的是大幅度下降的工资。正如当时工人所说的:我们要给地主的税,每周约计三便士,可我们的工资却由1815年每周28先令降到现在的5先令。这种痛苦的境地就连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令博士也不得不承认:“工人好像处于人生的边缘,再走一步,他们就不能生存下去。”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仔细研究了自由贸易政策的内容及实质,发表了这篇演说。

演说中马克思依据大量的事实,完整地阐述了自由贸易无法使工人摆脱贫困,而只能扩大无产者队伍,最终导致社会革命的观点。马克思态度坚定,旗帜鲜明,矛头直指资产阶级的代表所津津乐道的自由贸易,并给予无情揭露,使人们对这个19世纪“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马克思经典性地指出:“在政治经济学中,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仅仅根据一年的统计材料就得出一般规律。常常需要引证六、七年来的平均数字,也就是说,需要引证在现代工业经过各个阶段(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而完成它必然的周期这一段时间内的一些平均数字。”马克思在演讲过程中旁征博引,深入阐述了各种论述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他概述道:“全部论据可以归法如下,自由贸易扩大了生产力。如果工业发展,如果财富、生产力,总而言之,生产资本增加了对劳动的需求,那么,劳动价格便提高了。因而工资也就提高了。”马克思以一种极其锐利的眼光,高瞻远瞩地指明:“要是资本停滞不动,工业却不会停止不动而是会垮台的。”马克思上述的一系列论述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是多么富有力量,发人深思!马克思以高度的抽象思维提出:“资本集中的结果是分工的扩大和机器的更广泛的使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

全文洋洋洒洒,纵横捭阖,一气呵成。尤其是对提出的观点论述精辟,见解深刻,充分显示出逻辑思维的力量,值得后人认真研读。

(邹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