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本质及其他

模型的本质及其他

简·丁伯根(荷兰)

(1969年12月12日)

在这次讲演中,我提议讨论我们对模型建造方法作为对经济科学的贡献已有的经验,以及进一步应用它的前景。首先,我要提醒你们模型的主要特点。按我的意见,它们是:(1)编一个要考虑的变量目录;(2)编一份变量必须服从的方程或关系的清单;(3)检验方程是否能成立,包括如果有的话,估计它们的系数。由于特别是(3)的结果,我们可能必须修改(1)和(2),使模型体现的理论得到满意的真实程度。然后,模型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即解决各种问题。模型的优点是,一方面它们迫使我们提出一个“完全的”理论,我的意思是,这个理论计算了一切有关现象和关系;另一方面,面对观察,也就是真实。当然这些意见远不是新的。

在建造模型时,经济计量学家们常常被迫补充“文字”理论,因为模型常常并未写出他们正在无形中利用的一切关系式。

建造模型为了一些不同目的,首先为了说明实际发展的目的,其次,为了找出影响实际发展按某个所要的方向的方式。另一方面是,说明或政策的目标是短期或长期运动。有许许多多其他可以注意的地方。我们在这次讲演中将讨论它们中的一些。

一般说,我们许多人知道,有一些商业循环模型,只有在转折点已经发生之后来“预测”它们。拉格纳·弗里希在模型建造的早期引入随机振动,作为商业循环的一个主要因素,让转折点之间的累积过程而不是后者本身作为模型真能解释的事情,他是很对的。即使如此,有些转折点可以用经济系统的内在动力学解释。

在一些事例中,为了澄清真实世界的某些特点,并不必需要模型。最近我看到一个模型的一条结论:“日本在发展中是一个成功”,使我不能不想到这类事例。不过,让我补充说,同一模型确实解释了更多的一些事。

在我们的学科的若干部分中,而且我认为在其他学科中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注意太容易服从时尚。模型建造已变为一种时尚,正好像在那以后,线性规划或矩阵代数变为时尚一样。对时尚的警告,自然首先来自没有掌握所包括的技术的那些人。这是我自己对应用上述后两种方法之一倾向于犹豫不决的原因。但是在我们设法解决问题之前,批判地研究问题的结构仍然是有用的。并且让我立即补充,在许多事例中,线性规划确实是一种很有用的技术。

回到模型,我看了计划人员的一些最近的工作以后,有时想我应否重复歌德的《魔术学徒》中的名言:“现在我不能赶走我唤来的鬼。”我们的后继者有时确实把模型建造做得过分了。

[鉴赏]

丁伯根,荷兰著名的经济学家,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荷兰经济学院教授。除此之外,他还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和一些外国科学院的院士,欧洲有15个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丁伯根主要研究经济计量学,主要著作有:《美国商业循环,1919—1932》、《英国商业循环,1870—1914》、《经济政策中的集中和分散》等。

本文是他1969年12月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作演讲《模型的用途:经验和前景》中的一节。

演讲之初,丁伯根阐述了现代经济学常用的设立模型的新方法,认为:“模型的优点是,一方面它们迫使我们提出一个‘完全的’理论……这个理论计算了一切有关现象和关系;另一方面,面对观察,也就是真实。”然而,由于模型营造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太过艰深,所以,“在建筑模型时,经济计量学家们常常被迫补充‘文字’理论,因为模型常常并未写出他们正在无形中利用的一切关系式。”丁伯根还阐述了构造模型的种种意义,提出:“建筑模型为了一些不同目的,首先为了说明实际发展的目的,其次,为了找出影响实际发展按某个所要的方向的方式。另一方面是,说明或政策的目标是短期或长期运动。”

丁伯根介绍了模型应用的一些最新成果。以前,有些商业循环只有在转折点发生后才好判断;现在,有些转折点可以用经济系统的内在动力学解释。可以肯定的是,“同一模型确实解释了更多的一些事。”

丁伯根也很坦率地指出:在一些事例中并不必需要模型。丁伯根还指出:“在我们的学科的若干部分中,而且我认为在其他学科中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注意太容易服从时尚。”事实上,首先对此提出看法的是旁观者。丁氏承认:“对时尚的警告,自然首先来自没有掌握所包括的技术的那些人,”他还明确指出:“我们的后继者有时确实把模型建造做得过分了。”在此,他引用了一句歌德的明言:“现在我不能赶走我唤来的鬼。”

在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模型是一个非常复杂、最难理解的部分,甚至是一些学者也往往对此目瞪口呆。丁伯根在演讲中介绍了设置模型的意义,同时也坦陈其中存在的问题。整篇演讲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征引精当,不失为一篇专业知识极强的演讲佳品。

(邹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