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

艾德礼(英国)

(1941年10月29日)

除得胜之外,我们看不到这次战争有其他结局。我们不但决心赢得战争,并且决心赢得和平。我们必须预先做好计划。如果战争结束时,我们不至处于毫无准备的状态,目前就须采取行动。但是有关和平的问题不能由一个国家单独解决。英国必须配合战后世界的计划,因为这次战争不仅是国与国之间作战,而且是为未来的文明而战。这次战争的结果不仅仅影响到参加这场斗争的人,而是影响全世界人类的生活。

当然,只有从人民的肩上卸下全世界的军备重担,人民才可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在持续存在的侵略威胁下,我们不可能建设心中理想的城市。我们必须同时争取免于恐惧和免于贫困的自由。

大西洋宪章表达了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共同目的,其中不仅包括了有关战争的目标,更勾画出长远的目标。

大西洋宪章约束我们,使我们努力根据现有的义务协助一切大小国家,不论其为战胜或战败国,均能更好地享受平等权利进行贸易或取得原料,令该国达至经济繁荣。此外,大西洋宪章还载明了我们愿意令一切国家在经济上得到最充分的合作,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一切国家的劳动水准、经济进步和社会安全得到保证。但是,仅仅表示赞成这些目标是不够的,还要努力争取达到这些目标。为了避免犯错误,我们需要有最密切的国际合作,联合王国乐于尽力达成国际合作。

我们决心使经济问题、生活水平与营养水平得到普遍改善的问题不被忽略,这些问题在上次世界大战后因注意力集中在政治问题上而被忽视了。事实上战争只会使世界贫穷而不会使之富裕,如果我们要弥补战争的破坏,要保证达到大西洋宪章所要求的最高劳动水准,经济进步和社会安全,我们就需要果断政治家的胆略。

[鉴赏]

克利门蒂·理察德·艾德礼(1883—1967年),英国牛律大学法律系毕业。1908年加入独立工党。1919年任斯特普尼市市长。在第一、二届工党政府中任过职。1931年成为工党副领袖,1935年任工党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副首相。1945年5月率领工党退出联合政府,同年7月丘吉尔的保守党人在大选中遭失败后,他出任首相。他接受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方案,使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他严格执行经济紧缩计划,对英国大工业实行国有化。1951年辞首相职,1955年11月放弃工党领袖职位。著有《工党展望》和回忆录《事出偶然》。

这是艾德礼于1941年10月29日代表英国政府出席国际劳工组织会议发表的一篇演说。这篇演说的最大特点是短小精悍,全文只有700左右字,却包含了许多内容,它谈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艰苦时期,谁胜谁负,尚难预料,但艾德礼却坚定地说:“除得胜外,我们看不到这次战争有其他结局。”对这次战争的胜利坚信不疑,信心十足,表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独到的预见。他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不但决心赢得战争,而且决心赢得和平。”而且“必须预先做好计划。”他还指出“和平的问题不能由一个国家单独解决。”他表示“英国必须配合战后的世界的计划”。

在这篇短短的演说里,艾德礼还谈到要使人民卸下肩上的军备重担,“必须同时争取免于恐惧和免于贫困的自由”。短短的300左右字,把当前和战后需要做的多方面的事情都谈到了。然后将话题转到正题上,谈大西洋宪章。这里他同样也只用了二、三百字谈及多方面的问题。他首先肯定这个“宪章表达了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共同目标”。然后他谈了如下几个问题:一、“努力根据现有的义务协助一切大小国家”,“更好地享受平等权利进行贸易或取得原料,令该国达到经济繁荣。”二、“令一切国家在经济上得到最充分的合作”,“要使一切国家的劳动水准、经济进步和社会安全得到保证。”三、“要努力争取达到这些目标”。四、“需要有最密切的国际合作”。他最后表示英国“乐于尽力达成国际合作”。

在这样短的一篇演说里,谈到了如此多的问题,确实是言简意赅了。在战争的年代里,时间尤其宝贵,争取时间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保证,不容许拖拖拉拉,废话连篇,谈不到实质问题上,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这是时代的要求。这一点。在改革开放的当今,这篇演说词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值得借鉴。

(汪德羞 王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