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有一支不朽的教师队伍——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让我们有一支不朽的教师队伍——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拿破仑(法国)

(1806年5月末)

在我们的一切制度中,公共教育是最重要的。现在和未来,一切都得依靠它。现在正在成长中的一代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不应该再由日常的新闻报道和目前的环境来形成,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我们必须求得统一,我们必须能够用同一个模子来铸造整整一代人。人们的嗜好、性格以及教育所不能给予和不能改变的各个方面已经够不相同的了。我们现在的工作是重新组织教师的职业,使它成为一种能够吸引向往教育工作的人的生涯。

在这种生涯的最初阶段……重要的是,得实行过强迫性的独身生活。在教师等级的较低各层中,决不能由于家庭牵累而弄乱了心思,也不能由于为明天操心而分散了心思。在较高各层中可以允许结婚……最后,公共教育事业……将设置最高职位,使充任这些职位的人置身于国家最显要的人物之列。

让我们有一套不变的学说和一支不朽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将不再向学生传授他们自己的原则和自己的爱好的东西,而是传授取自他们所属的那支队伍的原则和见解。我们怎么能够信赖那些经过自我培养而去培养别人的人呢?又有谁能够靠自己的智慧,不借助他人而闯过生活呢?……

[鉴赏]

听众听演讲是用听觉、视觉器官及大脑进行认识的一种综合心理活动。而演讲者则要通过语言的口头表达作为沟通听众感情的媒介。以唤起听众的共鸣。拿破仑·波拿巴的这篇演说词,全文不足500字,然而却能在短小中见出精悍,言简中发现意韵,产生了强烈的导发效果。

所谓导发效果,就是指借助演讲来影响听众,使其接受演讲者传播的真理,并激励听众改变态度,按照演讲者的意图去行动与实践。演讲者是法兰西的最高领导人,而又是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他的地位与发表演讲的场合,决定了说出每一句话的权威性。从通篇演讲中可以了解社会上对公共教育的缺乏认识和对教师职业的不被重视,斩钉截铁地提出要依靠公共教育“来铸造整整一代人”,要“重新组织教师的职业”,以达到“吸引”人们乐于当教师的目的。这里没有絮絮不厌其烦地列举未能把公共教育放置应有的位置的种种现象,也没有满纸盈篇地铺述厌弃教育工作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是浓缩地将这些内容蕴含其中,又能使听众透过意到即止的有声语言调动自己的想象,获得富有思想启迪的领悟。演讲者开门见山指出“公共教育是最重要的”,这是从正面摆明观点;而紧接着又指出“不应该再由日常的新闻报道和目前的环境来形成”那些“正在成长中的一代的道德和政治思想”,这是从反面道出看法,正反对照,臧否分明,巧妙含蓄地告诉了人们公共教育的不容忽视。“最”,显示了语气的果断,“再”,表露了情绪的不满,带有感情色彩。“人们在嗜好、性格以及教育所不能给予和不能改变的各个方面已够不相同的了”,乃没有“能够用同一个模子”以“求得统一”之故,从因果关系上点破了不重视公共教育的危害。在“一切制度中”,在“现在和未来”,都不能离开公共教育,可知它的“最重要”的程度。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缺少“一支不朽的教师队伍”,这是语意前后贯通的凝聚点,也是演讲者至情至理导发的必然结果。

在演讲词中间嵌入了怎样集中精力与意志投入教师生涯的议论,其所提要求看似苛刻,实际上是强调教师的辛劳,所以演讲者才把教师提到“置身于国家最显要的人物之列”的高度。在演讲最后谈到为从“铸造整整一代人”出发,教师在“传授取自他们所属的那支队伍的原则和见解”,不如此,就不能摒除个人偏好来适应公共教育规定的需要。结束时两个设问句,是激发听众共同思考问题,从而使演讲者牢牢掌握住演讲的主动权,给听众留下“我们有一套不变的学说和一支不朽的教师队伍”的深刻印象。

(周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