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的演说

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的演说

吴玉章(中国)

我们创办留法俭学会、勤工俭学会,已有几年,人数日见发达,这是最高兴的一件事。我们提倡留法的理想,以为学术是天下为公,无种界、国界、男女、穷富之分的。由这理想生出两种观念:第一是要认清学术进步是为大多数人求幸福的,不是为少数人享优先权、谋独占专利的。从前的人,看这学问二字,是一部分少数优秀的人所专有;欧洲古来有学问的,大都属于教士,我国也有所谓士子这一阶级。因此生出贫富贵贱境遇的不同,就使社会上有学术的人,为一部分人所独占,并且恃以骄人,不但不谋普及,且惟恐其普及,渐渐就失了学术进步的本旨。社会上对于他,亦生一种嫉妒厌恶之念。其实无论谁何,只要受适宜的教育,必可得相当的学识,岂能因他的境遇不同,就定他的优劣。所以我们认定教育是当普及的,教育普及是可能的,所以时时谋教育普及。第二是要认明文明进化是后胜于前,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前的学者,多以为古圣先贤,是后人万不能及的;但是我们如果以人类进化的事物,来比较这个道理,似乎不确。为什么呢?因为从人类学上看起来,人类是从高等动物进化而来,其文化也是由野蛮而文明的;由进化学理上说起来,应该是始终是一个趋势,后头比前头高,断没有某个时代,进化已到极点,以后就往下落了。拿现在的物质文明,如汽船、火车、飞机、潜艇,是数百年或数十年前的人所未及见的,来细细一想,后人确比前人强。这不是鄙薄古人,这是人文进化的阶级时会必遇之径路,非贤否智愚的问题。欧洲17世纪以前,也以为古人非今人所能及。自法儒笛卡儿提倡怀疑学派,对于前人的学说,非经确实证明,不轻附合,从此科学革新、政治革命,因以产生十八、十九世纪的新文明。我辈生于现代,凡事不可盲从,必须经自身考察,决其合乎理性,才能认为真理。现在世界开明,交通便利,新思潮像春潮怒发,我辈不可不亲身观察,以定从违。世人往往有主张一种学派,必强人人服从,否则,入主出奴,互相谩骂,彼诋此为邪说,此诋彼为妖言,其实皆不免于偏狭。诸君青年,惟当本己之自信心,周览世界之学术,必切实证明这真理,而后从而信之,才不负我辈生于今之世界。综合言之,约有两句扼要语:二作先觉的人,不可有专制性;二作青年的人,不可有奴隶性。同人本这精神,谋教育的普及、学术的进化,提倡种种办法,或译书报,或办学堂,尤以留学外国为切要;这也是因国内政治不良,学校不备的缘故。留学费巨,又设俭学之法,寒士俭学且不能,又倡勤工俭学的办法,这是为谋普及万不得已之举。如家计稍裕,仍以俭学会办法为宜,因以工求学,其事太苦,且亦不易。

现在且略述留学法国情形,以作诸君参考。从前官费生是每月四百法郎,如果举动须宽裕,自然是仅仅足用。或者且不足用,若是俭省,每月二百余法郎,亦勉强足用。至若格外刻苦,百余法郎亦可敷衍。所以从前俭学会规定每年六百元,照前几年价约合法郎一千五六百个,现在法郎价跌,每一元可买法郎十一二个,六百元约可买六千多法郎。现在战后法国物价腾贵,但最近友人来信,每月三百法郎亦可足用,是以前所规定的六百元一年,现在实觉有多无少。至于路费,由上海到马赛只须一百元,这是法政府特别减价以优待吾国俭学生的。治装费要一百元。至于勤工俭学生,只须船费百元,治装费百元,及到法后预备二三百元,到工场后就可自食其力,工余略求一点学问;或是作工积点钱,再来求学——这是极辛苦的办法。虽然不是办不到,但总要知道是吃苦的,不是安乐的。以后到了法国,才没有后悔的时候。并且在本国必要学语言、技术,如金工、木工、石工及机械等普通知识,然后易于入工场,否则徒卖气力,是不能与欧人竞争的了。现在也有人说,不但勤工俭学不行,就是俭学会的六百元,也不济事,这未免过激了。但是各人用什么主意留学,就要照什么办法,不要像从前有一二学生本是俭学出去的,到了巴黎,他见官费生及有钱的学生这样阔绰,他就抱怨我们提倡俭学的人,太与他把学费定少了。据兄弟考察,我国在巴黎的穷学生,所费尚不及我们俭学生的一半。所以甚希望诸君要打定主意,然后到了巴黎,才不失望。

我们何以提倡留学法国?因为法国是欧洲文明中心世界,学术发明,多由法国,近又战胜德、奥,其人民性质与吾国颇相似。吾人留学,不但专重学术,尤在取得其社会观感,以为本国改良之用。此时吾国混乱已极,学校几有停办之势。去岁湖南各校教习学生,到北京来预备勤工俭学者,不下四百余人。彼等谓与其死于沟壑,毋宁往法作极苦之工。国内无良学校,可痛;国内无干净土,尤可痛。近来新思潮颇盛,因为这种时势,更易产生此等思想。俄国革命进步最快,是因为俄国有新党主政,俄国党人,无不曾历法国。吾人欲察其发动之源,亦不可不一往考查。诸君遇着这举世混浊之时,新潮汹涌之会,不可不勇往直前,造最新的时势,前途远大,诸君勉之。

[鉴赏]

演说要抓住听众,至少须具备两点,一是所说的应是听众所关心的或对听众有所补益的“热点”问题,如果信口开河、枝蔓横生,则徒事吹嘘,听众兴趣全无。二是语言须精洁明白,声声入耳,不能佶曲聱牙,听众劳心费神,也不知所云。吴玉章先生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的演说,极完美地体现了这两点。

这篇演说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申言预备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所特别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是提倡赴法勤工俭学的意义。吴先生提出,提倡留学,乃为了“学术是天下为公,无种界、国界、男女、穷富之分”的理想。也即受教育的权利人人平等。其理由是:第一,“学术进步是为大多数人求幸福的,不是为少数人享优先权、谋独占专利的。”无疑,这种思想在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权利的旧时代,体现出可贵的教育民主、平等精神。第二,人类社会是逐渐进化的,在学术上,后人不能盲从古人,而要勤于学习,独立思考,超过前人。第一点说的是教育应该普及,让贫寒者也能享受教育的权利,第二点说的是要发展学术,顺应学术进化的客观趋势。两点既明,吴先生即极自然地告诉大家赴法勤工俭学的意义;要普及教育、进化学术,而国内“政治不良,学校不备”,出国留学乃为上策。而要使寒士走出国门接受教育,又想出勤工俭学的“万不得已”的策略。这样,赴法勤工俭学的意义灼然可见。

二是赴法学生的生活用费问题。吴先生从学费、路费、治装费所需若干、到法郎与中国货币的兑换情况,一一扳着指头清楚道来,并告诫大家在国内应掌握何等生活技能,以利到法国找到工作。既说明出国留学并不是一般人无法承受,也提醒大家要有过艰苦生活的准备。先生有根有据,语句清晰,学生们特别关心的出国费用及生计问题遂了然于心。

三是为什么提倡留学法国?吴先生的回答是:“因为法国是欧洲文明中心世界,学术发明,多由法国,近又战胜德、奥,其人民性质与吾国颇相似。吾人留学,不但专重学术,尤在取得社会观感,以为本国改良之用。”一语道破先生组织赴法留学的良苦用心:学习法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并把法国的新思想带回祖国,改变“无干净土”、“举世混浊”的社会。这既道明了提倡留学法国的原因,也包含着吴先生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演说的三个部分既有释疑解惑的作用,又使学生们体会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今天看来,还能感受到吴先生对青年人的一片爱心。

这篇演说,语言朴实无华,如宽厚长者娓娓而谈,所论之事、理细密周详,而绝无枝蔓,简练明净,这种演说风格,自可垂法后人。

(杨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