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研究目的

1.2.1 研究目的

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乡村的农业景观却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严重威胁着传统农业景观的存在和发展。农业景观受到破坏,导致农村生活紊乱、无序,环境污染严重,耕地面积缩小,水土资源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面对如此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广大乡村地区原有农业景观以及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书选取农业生产发展在全国前列,同时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成规模的江苏地区的乡村农业景观进行重点分析。江苏地区的乡村农业景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乡村的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使原本和谐的农业景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破坏。如何运用相关的理论体系,建立一套适宜农业景观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保护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发挥农业景观最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及乡村聚落模式,完善农业景观的历史风貌,形成生态稳定、结构完整、功能多样的新时期乡村地域环境,使农业景观在新时期得到传承与优化是本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目的。

本书将从乡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视度分析乡村农业景观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农业景观规划建设的相关经验,依据农业景观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每个有差异的农业景观提出对应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获得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