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转变的原因
2025年10月13日
4.1.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转变的原因
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实际村庄现状的调研分析,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社会人口的变迁对农业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就意味着农业要从行业建设主体的位置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巨大产能的供给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城市与农村发展经济结构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农村基础薄弱,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聚集和产业调整,使得传统农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机械化、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开始取代其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数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拥有人多地少的最基本国情,解决这个难题从农民、农村、农业自身出发是不够的。农业和农业景观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必须要打破城乡发展结构,脱离农村地域空间,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土地利用、资金投入、技术革新、劳动力支配等。工业化、城市化有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集中投资用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人口发展对农业的压力 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粮食需求增加,对土地资源有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农民收入提高后,对于消费的需求增加,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巨大供给力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转成非农产业的就业者,导致农村的建设缺少人力资源的配合,公共基础设施不容易到位,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较城市滞后,影响了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