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农业景观的色彩

2.5.1 农业景观的色彩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普及形式。”色彩是农业景观中最富有变幻的构成,是人眼接收到的最初印象,它给人的感官刺激最直接、最热烈,因为给人的记忆最难消失。假设金属光泽预设给人们的是工业科技感,顺其自然的农业景观的主体基调就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最淳厚的颜色,它使人联想起草地、树林,是生命、自由、和平与安静的象征,给人以充实和希望的感觉。同时,农业景观的色彩构成不会只是一种枯燥的绿色,山、水、田、林、村,各种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色彩斑斓、深浅不一,呈现出一幅精彩纷呈、变幻奇妙的画面。农业景观这种形式与内容俱美的默契组合,搭配人的生理感受,丰富的色彩使人乐而忘返。另外同一品种的农作物可以有不同的颜色,而不同品种的农作物也可以拥有相同的颜色,应依据场所和农作物本身的特点来展示农业景观的色彩之美。

农业景观色彩注重季节性,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农作物作为农业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其对环境气候变化的特殊反应,给人们呈现出一年四季的季相之美。不同农作物四季的不同变化,引起农业景观交替生辉。春天的主体是充满希望的嫩绿色,夏天的主体是活力四射的橙色,秋天的主体是丰收喜悦的魅力黄,冬天的主体是稳重深沉的灰白,季相分明。乡村也是最能体现季节变化的场所。在色彩格局上借助农作物及乡土植物,以大面积成片及线条式布局,因地制宜,巧借自然地势,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大地景观。如苏南地域农业景观色彩也具有它的独特性,白墙、黛瓦配上红花绿柳抑或是寒冬时凄美枯枝形态,均是一番美艳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