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 评价分值相关分析
按照前期的相关权重的分析保护的满分权重分值为0.4615,更新的满分权重分值也为0.4615,意愿的为0.0770。结合评价分值与前期的现场调研,参考相关的评价文献资料,笔者确定了核心保护分值区间(0.3692-0.4615)、重点保护分值区间(0.2769-0.3692)以及一般保护分值区间(0-0.2769)。更新做得很好的分值区间(0.3692-0.4615)、更新较好的分值区间(0.2769-0.3692)以及更新一般的分值区间(0-0.2769)。居民对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意愿很强(0.0616-0.0770)、较强(0.0462-0.0770)以及一般的分值区间(0-0.0462)。(表6-3)
表6-3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分值区间

农业景观的保护内容评价分数越高,说明该地区保护的价值越高,进行保护规划时需要着重保护。如果分数比较低,则说明该地区的保护价值不大,保护的范围与层次可以适当减少,从而避免财力物力的浪费。相反农业景观更新的内容评价分数较高,则说明该地区本身的更新措施已经做得相当到位,进行后期规划实施时,只需要进一步保持或发扬。如果分数比较低,则说明该地区更新的措施不到位,规划实施时需要根据相关评价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改造,使其更新措施更具目的性,方便推进该区域的更新改造的实施。另外、笔者认为当地居民的主观意向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当地居民的利益出发,更有利于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以便相关规划措施取得预想的结果。
笔者通过对评价体系的分值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现运用所制定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取前期调研的12特色乡村的农业景观进行评价,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评价分数如下表(表6-4)。
表6-4 12个乡村评价分值

评价相关说明:评价主要从农业景观的保护、农业景观的更新以及当地居民的对保护与更新的意愿三个大类进行,其中,1代表常州八卦村,2代表常州焦溪村,3代表泰州张河村,4代表淮安三河村,5代表南京新正村,6代表南京石山下村,7代表宿迁石圩村,8代表常州西华村,9代表泰州孟连村,10代表无锡乾元村,11代表苏州莲花岛村,12代表连云港祝场村(图6-26、图6-27、图6-28)。

图6-26 12个乡村农业景观保护分值

图6-27 12个乡村农业景观更新分值

图6-28 12个乡村农业景观当地居民意愿的分值
从上图中笔者分析得出,在农业景观的保护方面常州八卦村和常州焦溪村的保护分数较高,达到核心保护的分数区间,说明这两个村的保护价值和意义很大。苏州莲花岛村的保护分数处于重点保护分数区间,说明其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其他乡村的农业景观的保护分数一般,说明保护的价值不大,后期可有针对性进行规划建设。而在农业景观的更新分数方面,几乎没有乡村的农业景观在更新方面做得很好,这与实际调研的整体情况反映一致。泰州张河村、淮安三河村、南京新正村等8个乡村的农业景观做了一定程度的更新措施。而常州八卦村和常州焦溪村等四个乡村的农业景观的更新措施则基本不到位。另外笔者发现当地群众对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有比较强的意愿,除了宿迁石圩村的意愿度比较低,其他乡村都达到了60%以上的意愿度。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评价分数,必然出现四种分数区间:保护与更新分数都高的区域,保护分数高、更新分数低的区域,保护分数低、更新分数高的区域以及保护与更新分数都低的区域。但笔者经过比较对12个乡村的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分析发现,就目前江苏地区的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分数主要集中在后面三个分值区间即保护分数高、更新分数低,保护分数低、更新分数高的区域以及保护与更新分数都低的区域。(图6-29)

图6-29 12个乡村农业景观评价的综合分值
针对这类情况,笔者建议对待评价分数既需要统筹看待,更需要分类解读。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分数都从不同方面反映当地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实际情况。为了方便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实施,笔者认为分析至少需从农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自然景观环境(C1)、传统农业生产格局(C2)、传统乡村格局特色(C3)、传统生活延续(C4)、民俗文化(C5)、现代农业效益(C6)、相关产业效益(C7)、公共设施(C8)、乡村环境(C9)和生态环境(C10)这10个子指标项目展开,并以此建立三级分值判断区间来确定保护与更新的级别和方向(按总评分的100%、80%、60%划分)。自然景观环境分值区间:0.0583-0.0729、0.0437-0.0583、0-0.0437,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分值区间:0.1554-0.1942、0.1165-0.1554、0-0.1165,传统乡村格局特色分值区间:0.0676-0.0845、0.0507-0.0676、0-0.0507,传统生活延续分值区间:0.0311-0.0389、0.0233-0.0311、0-0.0233,民俗文化分值区间:0.0568-0.0710、0.0426-0.0568、0-0.0426,现代农业效益分值区间:0.0951-0.1189、0.0713-0.0951、0-0.0713,相关产业效益分值区间:0.1067-0.1345、0.0807-0.1076、0-0.0807,公共设施分值区间:0.0420-0.0526、0.0316-0.0420、0-0.0316,乡村环境分值区间:0.0934-0.1167、0.0700-0.0934、0-0.700,生态环境分值区间:0.0310-0.0388、0.0233-0.0310、0-0.0233。(表6-5)
表6-5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C层分值区间

笔者以12个乡村的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分析为例。(图6-30、图6-31、图6-32、图6-33、图6-34、图6-35、图6-36、图6-37、图6-38,图6-39)

图6-30 12个乡村农业景观自然景观环境评价分值

图6-31 12个乡村农业景观传统农业生产格局评价分值

图6-32 12个乡村农业景观传统乡村格局评价分值

图6-33 12个乡村农业景观传统生活延续评价分值

图6-34 12个乡村农业景观民俗文化评价分值

图6-35 12个乡村农业景观现代农业效益评价分值

图6-36 12个乡村农业景观相关产业效益评价分值

图6-37 12个乡村农业景观公共设施评价分值

图6-38 12个乡村农业景观乡村环境评价分值

图6-39 12个乡村农业景观生态环境评价分值
根据评价体系分值,以图表为基础分析,虽然以12个乡村为例的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总体分值接近,但是经过进一步分层整理,笔者发现每个乡村的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却不径相同。以4代表的淮安三河村和10代表无锡乾元村为例,三河村保护分数为0.3132,更新分数为0.2409,乾元村保护与更新分数分别为0.3195和0.2189,分值相近,其中保护分数在0.2769至0.3692之间属于重点保护的范围。但是三河村保护的重点在传统生产格局和民俗文化方面,而乾元村的重点保护在自然景观环境方面。两个乡村农业景观的更新分数为0.2409和0.2189分别位于0.3195以下,说明更新情况一般,需要大力进行更新。经过进一步分析,三河村的更新方向主要在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而乾元村的更新方向则为现代农业效益。由此可见评价分数分类解读的重要性。以评价体系及分数为基础进行分类分析是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一个必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