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江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4.2.2 江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江苏省的城镇化发展较快,据统计,从1979年到2013年末,江苏省的城镇化率由14.8%提升到64.1%,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高出近10%,是近10年城镇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但从江苏省内的城镇化情况来看,其发展并不平衡,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江苏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理念,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推进城镇企业发展和市场化发展,在政府推动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如今已进入城镇化的高级阶段。随着2014年5月25日,《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出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好地解决了常住人口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促进了江苏地区城镇化的进程。截至2015年,江苏省全省及各省辖市的城镇化比上年增长了1到2个百分点。(表4-1)江苏省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

江苏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水平、生产方式影响深远,这让人们认识到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户籍改变、城镇行政区划改变、建设用地的简单扩展,而实质上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景观的提升。在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的景观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对景观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开发是有效的方式,既能满足城镇化的建设,又能够对农业景观特质全面深入地认识,避免盲目按照城市发展的需求改造和指导农业景观的建设,导致农业景观特质的消失和乡土特色丧失。

表4-1 2015年江苏省全省及各省辖市城镇化情况

续 表

因此“十三五”期间江苏在实行城镇化过程中明确推进“人的城镇化”,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城镇化的发展,避免因盲目扩张导致的功能缺失和环境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