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传统农业景观的影响

4.2.3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传统农业景观的影响

城镇化与传统农业景观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传统农业景观主要包含:自然景观环境、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等方面。

城镇化尤其是乡村的就地城镇化一方面对传统农业景观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乡村的就地城镇化能够有效地将外来资金引入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在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同时,又能将乡村原有的自然资源、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等,合理安排到城镇化进程中,以获得相关的资金用于传统农业景观的保护与传承。而另一方面城镇化又阻断了传统的农业景观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传统农业景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破坏和消失,城镇化过程中过分强调城市使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略了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江苏省地区城镇化研究发现,在一些地方其城镇化建设与传统农业景观之间取得了一些良性互动发展作用,具有成效,但是其对传统农业景观的阻断在某些地方似乎更加明显。目前,乡村的城镇化发展不可避免对区域内的原有丰富的传统农业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乡村的土地面积逐步减少,系统化水系格局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原有的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构成元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混凝土建筑、柏油马路和硬化铺装,绿化面积严重缩水,环境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有的传统农业景观出现网络断化现象,自然原生态的农业群落以及农业景观生态敏感区域被摒弃或破坏。另外,区域内很多传统历史文化也受到了城镇化进程的阻断,致使原有的古村落、古文化、传统风俗、人文历史面临破坏甚至毁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损失也是江苏地区传统农业景观文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