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乡土景观
2025年10月13日
2.6.1 乡土景观
本书中研究的“乡土景观”是生态、生产、生活的聚集体,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乡村生活景观三个方面,被一些学者认为适应特定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在特定人与地关系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乡村复合生态体系。其发展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影响,在运行体制上受区域资源限制,在外部特征上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一种乡村地域景观形态。乡土景观主要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村镇、当地居民、动植物资源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即包含物质层面,也包括非物质层面。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主要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农业研究为基础,农业区、林业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逐渐成为热点。从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乡土景观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农业景观研究和乡村聚落景观研究。在“十三五”建设时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乡土景观的研究将是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合性研究纽带。同时也是风景园林设计师获取设计素材与灵感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