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农村义务教育还有不少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这里,我们开始正视这些问题,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求破解策略,以确保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与城市的义务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义务教育经费长期不足且严重滞后,导致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中小学校的环境长期处于艰难运营的状态。而且,因为经费的缺乏,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环境、办公环境、教学设施都无法与城市中小学校进行比较。城乡教育的不平等,使城乡学生的未来发展出现较大的差异。
(二)教师专业素质相对欠缺,教师待遇尚需提高,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因为农村的发展水平有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比较低,因此,不少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宁愿扎堆城市,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校去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校,如果没有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方面的教师,大多就会选择不开这方面的课程,这使得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体系,导致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常年吃紧,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入不敷出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而且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无法持续充足地提供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导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为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且投入保障需要涵盖全部国土,经过各级机构,其工作的内容十分庞杂,又十分重要,能够直接影响我国各基层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所以,关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在“第六章 基层教育经费保障”中重点展开。
(四)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滞后
义务教育的课程需要通过专门的研究进行设置。目前,从我国农村中小学校课程的实际内容来看,农村中小学校的课程内容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其教育目标还是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这样的情况严重地阻碍着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而且,因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应试成绩不及城市中小学生,所以,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课程改革,会在农村中小学受到不少教师、学校和家长的一直反对。
(五)学生辍学现象难以根除,读书无用论盛行
一些贫困山区的家长,受愚昧思想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将读书无用论奉为圭臬,排斥系统教育。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益,导致部分农村女孩不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这种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局面,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闻、传闻肆虐,导致不少家庭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纷纷辍学。
(六)学生上学的路程较远,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十分疲惫,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由来已久,在偏远农村和山区等地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都是来自于较远村部,其上学路途相对较远,且交通存在较大的不便,有的学生需要骑自行车上学,有的学者则需要徒步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上学,使得多数距离学校远的学生因上学疲累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比较薄弱,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