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层学校管理问题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仅依靠改善教育水平、升级教学设施、打造教育环境就能解决的,是需要从思想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全面改善,总结起来,对策如下:
(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对学校的管理理念进行转变,以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进行管理,积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以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二)建立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农村中小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不比城市的中小学校少,但是成效却要相差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校不能盲目追求规章制度的健全,而是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为高压线,使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能转向自律。
(三)增加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手段基本还停留在“手动”阶段。但是在城市,现代教育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学校管理主要内容,以中小学校不同的管理部门职能进行划分,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完成了全覆盖,其中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事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职工管理系统”,只有在农村中小学校落实现代化管理,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水平才能彻底得到提升。
(四)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应不断吸收优秀的教师,用更加优厚待遇和激励机制留住优秀教师,让优秀教师自愿参与农村教育。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师师资结构中构建中长期计划,积极引入新鲜血液,平衡教师年龄结构,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的培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中小学校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
(五)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承担着管理和目标实施的双重角色。因此,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水平。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向,使教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提升,以保证学校教育管理水品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对留守儿童关爱和管理。留守儿童是我国基层教育之痛,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让人痛心疾首。因此,农村中小学校在留守儿童的问题投入更多的关爱、时间和精力,用更大的管理成本来温暖留守儿童。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此外,班主任还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以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的人性温度。
基层教育管理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基层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要巧妙而卓越地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做好基层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我国,基层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辛苦,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要奉献很多。因此,对于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来说,学校的教育管理几乎倾注了他们全部的爱、时间和精力。所以,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让自己的付出温暖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