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管理

三、“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管理

在“互联网+教育”教育的授课过程中,教育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内容。目前已有的最佳方案就是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管理系统,将教育管理的信息资源统筹到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既要能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又要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互联网+教育管理”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但是,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还会向纵深发展,其变发展趋势尚不可知,但是“互联网+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我们的“互联网+教育”的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建设。

基础设备、教师、教育管理三个要素并非农村基层“互联网+教育”的全部要素,但这三个要素是最难以获得,同时也是最难以维护的。因此,正在进行“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的学校,一定要紧盯这三个要素。

如果一个学校已经将农村“互联网+教育”的要素筹备齐备,就要勇敢地开始模式探索。这里以湖北麻城以“互联网+教育扶贫”为出发点的“互联网+教育”为例,分析一下,湖北麻城在“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中所摸索出来的经验。

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在“互联网+基层教育”中就有着很好的表现,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自身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基层教育”平台,直接为麻城市白果镇詹集教学点的学生上课。利用以互联网为基础构架的“互联网+基层教育”平台,直接开展教育扶贫。

通过湖北麻城的“互联网+教育”案例,可以看到,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的优秀教师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形式的“专递课堂”直接给麻城市白果镇詹集教学点的8名一年级学生上课,而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提问和互动。这完美地解决了乡村学校地处偏远、师资薄弱等问题,让农村的学生享受到城市的教育水平。湖北麻城的“互联网+农村基层教育”模式,基础设备、教师和教育管理三个要素齐备,用一根网线连接了教育供给和需求。湖北麻城师范附属小学和麻城市白果镇詹集教学点的探索与实践,为广大农村基层的中小学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