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主体分析

三、学习者主体分析

学习者主体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学习者的背景信息是学习主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两个班学习者的背景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对比。经过一个星期的选课后,1班共有14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2班共有17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学习者主要背景信息如下:

(一)两班学习者主要背景信息对比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了两个班级学生的主要背景信息(如表3-4,表3-5),包括性别、年龄、国别、母语、除了母语之外还掌握的另外一门语言,以及在参加短期汉语学习班之前的汉语学习时间。对于在问卷中没有清晰体现的信息,我们通过课下交流的方式获得了更准确的信息。

表3-4 1班学生主要背景信息列表

续表

表3-5 2班学生主要背景信息列表

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习者主要背景信息做了对比和分析,结果如图3-1:

图3-1 两班性别信息对比

从性别信息对比来看(图3-1),两个班的男生数量相当,女生数量2班比1班高。从班级内部性别比例来看,1班的男生比女生略多,2班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从年龄信息对比来看(图3-2),两个班都是20—25岁的学生最多,2班低于20岁的学生比1班略多,两个班超过30岁的学生极少,只有1班有一名31岁的日本学习者。另外,两个班的平均年龄均为21.4。

图3-2 两班年龄信息对比

从国别信息来看(图3-3),两个班都是欧洲学生的数量最多,占总学习人数的半数以上。其次为美洲,2班人数略多。来自亚洲和澳洲的学生人数在两个班基本持平,其中,亚洲学生每个班各3人,澳洲学生1班比2班多一人。

图3-3 两班国别信息对比

从语言背景信息来看(图3-4),两个班都是具有双语背景信息的学生最多,超过半数。这里的单语指除了母语以外并不掌握其他语言,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把汉语或母语填在其他语言这一栏,我们在统计数据时把这些学生归于单语类别;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可以使用简单的英语和我们进行交流,但是英语并不流利,他们在其他语言这一栏也未填写英语,这一类学生我们也归于单语类别;还有一类单语背景学生主要是来自英美国家,他们的母语为英语。双语类别则是指除了母语以外,还会另外一门语言,双语的学生一般都是那些除了掌握母语外,还掌握英语的人,这些学生主要以来自欧洲国家为主,他们的英语流利程度不亚于本族语者。还有一些亚洲国家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两名有留学背景的韩国学生和泰国学生英语流利程度较好。另外还有两位华裔学生,他们的母语是英语,但是在家里使用粤语交流,不会普通话,这两位学生我们也归于双语类。多语背景信息是指除了母语和一门外语以外,还掌握其他语言,三门以上都归于此类。从数量上看,两个班的单语背景信息者和双语背景信息者基本持平,二班的多语背景信息者略高于一班。

图3-4 两班语言背景信息对比

从学习时间来看(图3-5),两个班级的学习者以学习过一年时间汉语的居多。据了解,大多数学习者都通过语言课程学习汉语。学习时间在一年以下的学习者一般没有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的经历,学习时间在两年以上的一般有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的经历。有一名学习者在填写信息时写三个学期,在统计数据时将他归入一年组。学习时间为四年的学习者1班有两位,2班有1位。通过了解我们得知,1班的两名学生是来自美国的姐弟俩,他们是高中生,在学校的兴趣课上选修过汉语。2班的学生来自意大利,她在四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请过汉语家教学习。

图3-5 两班学习者汉语学习时间对比

(二)两班学习者的其他背景信息对比分析

两个班的学习者职业身份多为在校学生,包括高中生、大学生及研究生,1班的在校学生比率为78.5%,其中一名为经济学博士生;2班的学生比率为76.5%,其中一名为哲学博士生。其他学习者的职业有律师、金融行业的职员等。在和汉语学习相关的背景信息中,1班有一名华裔学生,2班有4名华裔学生,他们的母语都不是汉语,但他们小时候有在当地华校学习汉语的经历。他们有人还会一门方言如粤语或闽南语。在和汉语考试相关的背景信息中,两个班只有两个人在本国参加过HSK三级考试,其中一个人参加过一次HSK四级考试,但没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