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案例三:学习者主体发展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案例三:学习者主体发展相关性分析

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促进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就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文化,而不是单方面武断地制定不顾及或采取这些因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学习文化是国民性和文化传统在学习行为中的体现,如日本学生课堂上很少发言,是因为他们怕没把握发言的时候,给别人添麻烦,一个人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是不礼貌的。而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非常积极地发言或者回应,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发言,就没办法传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的沉默和不回应行为是不礼貌的。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文化包含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合力支配学习者的学习和言语交际行为,我们把这些因素归于学习者主体发展要素系统。Mercer(2001)以一名大学阶段的英语作为外语的女性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两年的跟踪调查,采用深度访谈和引导被访者自述的方法,发现主体是如何被视为一个动态复杂系统,每一个组成成分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其中,动机、情感、自律是个体学习者主体系统中的支配因素[15]

学习者主体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其构成要素具有开放性,并且不断涌现,在交际能力复杂系统分析中,我们已经对主体发展系统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把学习者主体发展要素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般个体差异要素、情感要素、认知要素和环境要素。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为单因素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交际能力的发展,对个体差异、情感、认知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缺乏多元的、动态的研究[16],特别是缺少多元变量的实证研究。因此,我们在本节研究中主要探讨学习者主体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多元变量和交际能力发展的关系,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在学习者主体系统中,个体差异、情感、认知和环境之间有何相关性?哪些要素和交际能力发展最为相关,相关程度如何?

2.口语交际能力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的学生在哪些学习者主体要素上的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