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过程对比
传统教学设计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内容教学,以教师的解说和引导为主。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展示阶段,主要是教师讲解语言知识点和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第二阶段为操练阶段,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相关语言点、语言形式的机械式操练;第三阶段为表达阶段,使用相关语言点和语言形式自由表达、讨论或角色扮演。Jane Willis&Dave Willis(1996)、李泉(2006)、吴中伟(2005)等都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过描述。
复杂适应方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和可供性环境理论,强调以使用语言为核心的交际能力培养,基于语言交际能力是在实际使用中发展的理念,以师生的主体发展为中心,采用灵活的方法以适应复杂动态的课堂教学环境,重视交际活动的意义。活动以交际为目标,学习者出于表达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语言形式,而不是为了使用某种语言形式而交际。教学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活动前阶段,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活动范例、图表展示等)强化语言形式,联系现实语境,体现语言功能;第二阶段为活动阶段,以个人、双人或小组的形式操练语言,和同学进行信息交流,采取适当形式并进行小组或班级汇报;第三阶段为活动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交际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
复杂适应教学法的另一理论基础为活动理论,强调动态性是语言交际活动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在使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涌现的动态性。与传统的任务教学法不同,活动中的语言行为是个人或小组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活动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任务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经过检验的结果。活动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参与任务所涌现的动态和非预测性的过程,是在互动中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活动更关注学习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非被迫地完成某种任务。
(一)实验过程
我们的教学实践在两个平行班进行,两个班级上课时间相同、任课教师相同,教学主要内容基本相同,教学理念和执行方法上有所不同。1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2班为实验班,践行复杂适应教学方法的理念。我们以《成功之路:顺利篇2》第十三课课文《快进来吧》为例分别展示传统教学方法和复杂适应教学理念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话语语篇内容展示如下:
马丁和大卫住在留学生宿舍楼8层,麦克住在6层。一天晚上,马丁和大卫想找麦克聊天儿……
麦克:马丁,大卫,快请进来吧!
马丁:多漂亮的花儿啊!还有生日蛋糕和贺卡!谁过生日啊?
麦克:今天是我的生日,这是我哥哥的一个中国朋友送来的。
大卫:是吗?你怎么不告诉我们?真不好意思,没给你准备生日礼物。
麦克:没关系,大家都很忙,我不想打扰你们。
大卫:这是你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吧?不能太随便,咱们叫几个同学过来,过得热闹点儿。
马丁:现在楼下的小卖部还没有关门,我下去买一些水果和饮料。
大卫:水果不用买了,我朋友下午给我送来了很多水果,我上去拿一些。
马丁:你下来的时候,别忘了叫一下山本。
麦克:我也出去买点儿吃的吧。
马丁:你别出去了,在宿舍里收拾一下房间吧,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1.传统汉语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说明,目前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以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比较法为主,交际法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形式是以教师讲解字词、分析语法点等为主,学生练习以机械操练为主要手段,这种方法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认可和使用的方法。
针对该语篇内容,我们在对比班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具体过程还包括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环节等,在此省略,从完整的新课开始):
使用符号说明:( )内为引出学生目标语;
【 】内为ppt图片展示内容。
(一)展示阶段:主要是教师讲解语言知识点和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词语讲练(20分钟)
1.认读生词(12个生词,包括5个名词,5个动词和2个形容词)

分别采用领读—齐读—分读—点读—齐读方式,适时纠正第三、四声调和易错音。
(1)第一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第二遍:学生齐读;
(3)第三遍:平均每个学生5—6个生词,可以按照横向顺序或者纵向顺序朗读;
(4)第四遍:教师随机指词,学生认读;
(5)第五遍:全班学生分两组齐读。
2.生词讲解与扩展
(1)5个名词类生词主要通过实物展示,给出量词搭配、常用名词词组和形容词搭配的方式讲解。
花[1]:名量搭配:一朵花,一束花【图片展示一朵花和一束花】
名词扩展:花店【图片展示花店】、雪花、水花【图片展示雪花、水花图片】、厦门市花【图片展示三角梅】
形容词搭配:好漂亮的花呀!【图片展示牡丹、梅花】
(2)5个动词类生词主要通过动词搭配、例句扩展方式讲解。
打扰:常用搭配展示:请勿打扰【图片展示酒店请勿打扰牌子】
常用句式跟读:对不起,我可以打扰你一下吗?【图片展示老师在办公】
他最近很忙,别去打扰他。【图片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
(3)2个形容词分别给出常用短语和句式。
随便:常用短语:随便聊聊(看看、听听)
随便吃【图片展示很多实物的照片】和随便吃点儿【图片展示便餐的照片】。
常用句子跟读:不能穿得太随便。
(4)教师带学生跟读以上短语和例句。
(二)操练阶段: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相关语言点、语言形式的机械式操练
1.语言点讲练(25分钟)
重要语言点提炼:简单趋向补语V+来、V+去结构;词语对比“刚”和“刚才”[2]。
(1)例句讲解:你下来的时候别忘了叫一下山本。
(2)展示来、去的认知图式以及和来、去搭配的常用动词。


(3)学生操练(学生说出答案后再展示正确答案)
例句:句1:外面太冷了,咱们进去吧。
句2:他去旅行了,下星期回来。
句3:山上一定很漂亮,咱们快上去吧。
句4:哎,山上的风景美极了,你们快点儿上来啊!
句5:我家太远了,你别过来了,我有车去你那儿很方便。
句6:商店关门了,我们回去吧。
句7:你们快进来聊吧,屋子里特别暖和。
句8:我看见安娜从超市出来以后,又去了旁边的邮局。
句9:我搬新家了,欢迎你们过来玩儿。
句10:我在楼下等你,你快点儿出来。
2.课文语篇讲练(20分钟)
(1)朗读操练课文,听读、带读和齐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2)理解课文:采用问答式和讲解式,即就课文内容提问,引出学生目标语(小括号内容为预设目标语)引出目标语后,再由老师带学生跟读。
问题1:麦克已经收到什么生日礼物了?(书、蛋糕和贺卡)
问题2:大卫他们打算怎么给麦克过生日?(大卫打算叫几个同学过来,过得热闹点儿)
问题3.麦克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今天是他的生日?
(因为大家都很忙,他不想打扰他们)
问题4.马丁和大卫为什么要给麦克过生日?
(因为这是麦克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不能太随便)
问题5.马丁要去楼下的小卖部买什么?(水果和饮料)
问题6.大卫为什么不让马丁买水果?(因为他朋友下午给他送来了很多水果)
问题7.马丁让大卫什么时候叫一下山本(大卫下来的时候)
问题8.麦克出去买东西了吗?他要做什么?(没有,他要在宿舍里收拾一下房间)
(3)带说课文:关键线索提示带说课文、重要语段背说课文。
(三)表达阶段:使用相关语言点和语言形式自由表达、讨论或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25分钟)
(1)拓展会话练习,每三人一组模仿课文角色完成对话练习。
(2)分小组展示。
(3)小组展示后,教师点评,指出对话中的亮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2.复杂适应方法的教学过程
在第三章构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我们提出了复杂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对此进行了阐述,这一体系的基础是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适应过程,核心思想是交际能力是在主体发展、与可供环境互动以及运用语言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强调动态性是语言交际活动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在使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涌现的动态性,教学过程更加体现学生主体主动使用话语网络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互动交际。
针对同一话语语篇,我们在实验班践行复杂适应教学方法,并参照任务教学法将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在此同样省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等环节,直接从完整的新课开始):
(一)活动前阶段: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活动范例、图表展示等)强化语言形式,联系现实语境,体现语言功能;
1.生词讲练(12个生词,包括5个名词,5个动词和2个形容词)(20分钟)
名词花、蛋糕、卡、水果、饮料
动词打扰、过、拿、忘、收拾
形容词随便、热闹
(1)使用PPT图片呈现实物名词,引导学生认读、使用,通过图片创设可供
环境,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师生、生生互动交际。
使用符号说明:( )内为引出学生目标语;
【 】内为ppt图片或情境创设;
〔 〕内为实际课堂动态生成内容。
花:你去看朋友,你是买一朵花还是一束花?(一朵花,一束花)【图片展示一朵花和一束花】你去哪买花?(花店)【图片展示花店】这是花吗?(是、不是)这不是花,但也可以叫花,这是?这是?(雪花、水花)【图片展示雪花、水花图片】你们知道厦门的市花是什么吗?(不知道,三角梅)【图片展示三角梅】
生生交际:问一问你的同学,他们的市花或国花是什么?
〔课堂实际动态生成,来自教师笔记〕:学生们通过图片和借助电子词典的方式完成交际。
你们觉得这花怎么样?漂亮吗?(漂亮)看到漂亮的花,我们可以说(好漂亮的花呀!多漂亮的花呀)【图片展示牡丹、梅花图片】
〔实际课堂动态生成,来自教师笔记〕:学生问题:老师,也可以说花钱吗?
教师就势引导:对,花也是动词,也可以说花钱、花时间。
(2)通过情境图片展示动词的使用方法与途径,和学生主体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引导学生说出在此情境中使用的交际话语。
打扰:你去桂林(班级大部分同学去过桂林)旅游,玩了一天,很累,你回到酒店,想休息了,你不想有人打扰你,这时,你可以用(请勿打扰)【图片展示酒店请勿打扰牌子】
你去909办公室找老师,你看到她很忙,你说:(对不起,老师,我可以打扰你一下吗?)【图片展示老师在办公】
安德知道Sergio最近要考HSK3,永健不知道。永健对安德说:我们找Sergio一起踢球吧。安德,你对永健说:(他最近很忙,我们别去打扰他了)。【图片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
〔实际课堂动态生成,来自教师笔记〕:
Sergio问:要是我不忙,我可以说我想你们来打扰吗?
师答:要是不忙的话,你可以说欢迎打扰。
(3)通过图片展示形容词使用的情境意义和方法。
随便:你在玩i-pad,朋友问,你在看、听什么?你可以说:我随便看、听的。
朋友请客,他点了很多菜,【图片展示很多实物的照片】他说:随便吃。
【图片展示便餐的照片】今天中午时间不多,我们随便吃点儿吧。
老师每天来上课,不能穿得太随便。你们来上课,可以穿得很随便吗?(不可以、可以)你们可以穿得很舒服,但也不能太随便。
(4)最后由学生认读学过的词语,并创设情境使用这些词语,进行有意义的师生或生生交流,再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进度。
2.语言点讲练(25分钟)
重要语言点提炼:简单趋向补语V+来、V+去结构;词语对比“刚”和“刚才”。
(1)展示来、去的认知图式如下:

(2)漫画图解和来、去搭配的话语含义及其话语交际的可供环境,明确交际主体的位置。

图3-6 漫画图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的话语交际及可供环境

图3-7 漫画图示进来、进去的话语交际及可供环境

图3-8 漫画图示过来、过去的话语交际及可供环境

图3-9 漫画图示回来、回去的话语交际及可供环境
(3)“我做你说”体验式操练:教师用动作演示V+来、去的具体用法,引导学生说老师做的动作:老师往教室外面走(老师出去了)。
老师打开门进入教室(老师回来了)。
(4)“我说你做”体验式操练:一生说出V+来、去的具体用法,并选择自己说话的位置,一生做动作,做完动作的学生再说一个句子,下一位学生来做。
戴安过来了→樋口出去了→娜思佳进来了→Mike过去了。
(二)活动阶段:以个人、双人或小组的形式操练语言,和同学进行信息交流,采取适当形式并进行小组或班级汇报;
课文语篇讲练(45分钟)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采用问答式和讲解式,即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根据理解来回答(小括号内容为预设答案),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选择讲解重点和适当调节进展。
问题1:麦克已经收到什么生日礼物了?(书、蛋糕和贺卡)
问题2:大卫他们打算怎么给麦克过生日?(大卫打算叫几个同学过来,过得热闹点儿。)
问题3.麦克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今天是他的生日?
(因为大家都很忙,他不想打扰他们。)
问题4.马丁和大卫为什么要给麦克过生日?
(因为这是麦克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不能太随便。)
问题5.马丁要去楼下的小卖部买什么?(水果和饮料)
问题6.大卫为什么不让马丁买水果?(因为他朋友下午给他送来了很多水果。)
问题7.马丁让大卫什么时候叫一下山本(大卫下来的时候)
问题8.麦克出去买东西了吗?他要做什么?(没有,他要在宿舍里收拾一下房间。)
(3)带说课文:关键线索提示带说课文。
(4)交际活动:4人一组,准备在宿舍给小组中的一个人过一个热闹的生日。
(三)活动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交际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
(1)教师分别加入各小组活动过程,给予支架式帮助,了解交际进程,肯定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2)选择2—3组展示语言交际活动,指出亮点和使用不当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