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节小结

五、本节小结

本节主要关注学习者主体系统中的多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要素和交际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对交际能力主体发展要素的分析,研制学习者主体问卷。经过预测调整,确定从四个方面共21个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一)学习者主体系统发展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

学习者主体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和情感要素均呈现显著相关;在基本要素和认知要素的相关中,除记忆与学习能力,推理与交际意愿,学习风格与动机、自我效能、交际意愿低相关外,其余要素都相关显著;在基本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相关中,除家庭与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交际意愿,人际交往适应与动机,社会环境与学习态度、动机为低相关外,其他要素都相关显著;在情感与认知的相关中,除了推理与情感、焦虑、自信,学习风格与兴趣低相关外,其余所有要素均显著相关;在情感与社会要素的相关中,除了家庭与兴趣、自信,跨文化适应与焦虑,社会环境与兴趣低相关外,其余要素均显著相关;在认知要素与社会要素的相关中,除家庭与认知要素,跨文化适应与推理、学习风格、感知,社会环境与跨文化适应、推理、学习风格、感知低相关外,其他要素均显著相关。

(二)学习者主体系统发展要素和口语交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

在学习者基本要素中,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交际意愿、学习能力、学习观念和口语交际能力相关显著;在学习者情感要素中,情感、兴趣、自信和口语交际能力相关显著;在学习者认知要素中,感觉、感知和口语交际能力相关显著;在社会要素中,学习环境、文化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环境和口语交际能力相关显著。

(三)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者主体发展要素的12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基本要素中,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交际意愿、学习能力(有效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要素中,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情感、兴趣、自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认知要素中,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感觉、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要素中,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跨文化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社会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第二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研究中,较新的观点认为互动和内在的相互作用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38]&[39]。在交际能力发展的复杂动态系统中,学习者主体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学习者主体包含了众多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在学习者主体系统中,多种元素和成分相互关联作用,通过自组织发生变化,并在宏观系统中分化、涌现复杂的交际行为,共同决定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进程。主体发展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开放性和不可预测性,不断会有新的变量加入到现有的动态结构中,参与互动交互过程,而要在一个时间维度里同时观察所有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多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只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主体要素之间的复杂动态交互作用,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有赖于大数据和电脑建模技术的应用。

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学习者主体要素上的显著差异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都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主体,主体的适应性发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不能忽略学生主体的发展要素,MacIntyre等在他们对交际意愿的研究中指出:任何一种不能让学生产生交际意愿的外语教学计划都是失败的[40]。我们认为,成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关注学习者主体发展要素,端正学习者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帮助学习者提高自我效能感、交际意愿、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者对汉语的感觉、感知、兴趣和自信,使学习者更加适应汉语语言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