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如何签订一份规范的合同,并尽可能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是大多数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当然合同的具体内容是由签订合同的各方协商确定的,但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是个人的话,合同上书写的名字要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保持一致;是单位的话,要与营业执照或其他证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并注意在合同上加盖公章,同时要写清楚各方的住所。
(2)标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简单地说,合同标的就是合同中各方交易的物或服务。在农产品销售合同中,合同的标的就是农产品,比如在销售苹果的合同中,合同标的就是苹果。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将标的物描述清楚,比如出售的是什么品种、达到什么标准的苹果。
(3)数量。合同约定的数量要准确,并尽量使用公斤、吨等通用的计量单位,避免使用一箱、两车等容易发生争议的计量单位。有些合同还需要约定明确具体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以免发生争议。
(4)质量。合同约定的产品质量应当清楚、准确、细致,双方对农产品的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一定要在合同中写清楚,没有特殊要求,且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产品质量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特别说明一点,如果国家对产品质量有强制性标准的,则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约定会被认定为无效。另外,双方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质量检验的方法、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条件与期限等相关问题。
(5)价款或者报酬。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约定合同总价,也可以约定产品单价,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价款或报酬的计算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均要约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产生歧义。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履行期限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履行义务的时间界限,双方在约定履行期限时不仅要明确具体,还要符合客观实际,如不能按期履约,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在农产品销售合同中,地点通常是指交货地点,涉及运输费用承担以及运输期间货物风险由哪一方承担的问题。履行的方式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作出相应客观、具体、明确的约定,尤其对不易保存的农产品,履行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7)违约责任。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当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应当如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因签订或履行合同发生纠纷时解决争议的机构及方法。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的合同应当具备的八项主要内容中,当事人的姓名、标的、数量是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其余条款由签订合同的各方根据双方协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进行约定。即便如此,仍建议各方在签订农产品合同时,尽量详细、完备地对合同内容进行约定,尽可能避免日后发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