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
作风优良是强军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军兴军的必备条件。政治工作要坚持把正风反腐作为重要任务,以坚定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强军兴军创造良好的风气环境和政治生态。
1.要引导官兵正确认清形势,坚定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强力正风反腐,取得显著成效,“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形势总体向上向好。但要清醒看到,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能盲目乐观。习主席对此有个基本判断,就是“不正之风树倒根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具体地说,就是在作风建设上“两个没有”,即“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病原体并没有根除”;反腐败斗争上“势头初起”“尚未解决”,即“不敢腐势头初起,不能腐、不想腐尚未解决”。通俗地讲,就是“拐点”还没有到来,“硬骨头”还在后面,依然任重道远。1982年,我们党就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那时还没有“腐败”的提法。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反腐败斗争”,强调“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1993年8月党中央首次做出“反腐败形势是严峻的”的判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为深入推进正风反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要把官兵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个判断上来,既看到成绩坚定必胜信心,又看到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永远在路上”的斗志,朝着既定的目标,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2.要拿出推进作风建设的新举措,打好反“四风”攻坚战、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力度是非常之大的,作风建设力度也非常大,地方上已经有56名省部级干部被查处,部队也打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老虎。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应该讲,在这样一种高压态势下,应该去收敛,应该去收手。但是有人不仅不这样做,而且还变本加厉、顶风作案;有的还等着“曲终人散”“涛声依旧”。习主席讲,现在,一些“潜规则”在部队还很有市场、也很顽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破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他专门就如何深化作风建设做了重要指示,要求把作风建设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贯彻认真、较真精神,推动问题整改见底见效。2019年1月,习主席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就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6项任务。按照这些指示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契机,努力巩固作风建设成果,不断拿出推进作风建设的新举措,争取早日实现军队作风风气的根本好转。
3.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继续严惩腐败,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2018年,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扎紧制度笼子,不给权力脱轨、越轨留空子”。“零容忍”,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就是反腐没有禁区、执法没有特例——两“有”两“没有”。军队是体现党和国家政治优势的力量,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任务,应当更加纯洁更加过硬,在反腐问题上更不能有任何特殊。从历史上看,腐败堕落往往是一支军队失败的前兆和推手,许多战功卓著的军队最后都垮于这一点。古罗马军团、八旗子弟、国民党军队无不如此。当年八旗军队13副盔甲起兵,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天下安定后,很快就奢靡腐化、贪图享受、无心备战,最后和外敌一触即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疯狂敛财,忙于“五子登科”,由接收大员变成了“劫收大员”,战斗力急剧下降,3年时间灰飞烟灭,这些都是深刻的教训。围绕“零容忍”,习主席明确提出了“四不”(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力度不松),归结到“一不”,就是“绝不让腐败分子在军队有藏身之处”。这就面向全军敲响了警钟、吹响了反腐败的集结号。当然,反腐败是系统工程,在严惩腐败的同时,还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当前重点要打磨好纪检、巡视、审计、司法四大利器,进一步充实力量、改革体制、强化功能,使他们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而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严密的网络体系和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