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增强部队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实效
实战化训练强度大、组织筹划难度大,训练环境差别大、官兵身心压力大,政治工作必须统筹规划、系统谋划、聚合力量、多措并举,在正观念、强意识、建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为实战化训练和各项任务完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是筑牢“三种观念”,在凝神聚气中增强做好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第一种是“把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的观念。在实战化训练条件下,必须牢牢确立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把政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充分发挥生命线优势作用,切实使政治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第二种是“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要有地位,必须先有作为”的观念。各级干部,尤其是政工干部,必须首先端正对政治工作的态度,把政治工作当成事业、作为职业,充分发挥本部门、本业务的职能作用,认真当好政治工作“守望者”,以政治强、业务精、懂军事、善创新、作风实、纪律严的良好形象和积极作为,博取政治工作的优势地位。第三种是“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不能单打一,要与其他工作协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政治工作人人有责”的思想,党委工作既要统一筹划政治工作、实战训练、综合保障、安全管理等关系,又要科学统筹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宣传鼓动、人才培养、奖惩激励等内部关系;政治机关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汇聚各方力量,积聚各方智慧,形成党委领导统揽、政治机关主管、其他机关配合、全体人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四种意识”,在治气励志中激发做好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政治工作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作用,从源头上打牢官兵练兵精武的思想基础,确保政治上特别坚定、思想上特别敏锐、行动上特别自觉。第一,要固本培元,强化军魂意识。认真抓好习主席关于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述的学习,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三个绝对”。第二,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统领意识。加强对实战化训练的统揽,把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对政治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确保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中有路子、落实中有担子;建立健全各级党团组织,找准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实战化训练提供有力保证。第三,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强化号令意识。引导官兵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上级的命令指示上来,做到执行命令从严,不讲条件、不谈价钱、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平时不迷糊,战时不含糊,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第四,要启发自觉,强化使命意识。大力开展光荣传统、职能使命、形势战备教育,引导官兵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自觉立足岗位练精兵、强素质。
三是完善“五种机制”,在体系配套中为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保障。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必须把健全完善实在管用的长效机制作为重要保障和基础环节,努力推动政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第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人才准备不全面的问题。严把选配关,真正把素质全面、能力突出、有发展潜力、善谋打仗的干部充实到政工岗位。严把培训关,坚持在职培训与院校送学、普遍学习与专题辅导、理论学习与观摩演练相结合,认真抓好“入门培训”“改行培训”和“升级培训”。严把锻炼关,充分利用重大演训、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岗位练兵等时机,给政工干部交任务、教方法、压担子,切实培养一批能打胜仗型政工干部。第二,要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牢固树立“训练有为、训练有功、训练吃香”的鲜明导向,把实战化训练成绩和军事任务完成成效与官兵的切身利益挂钩,作为提升使用、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晋职晋衔的“硬杠杠”。制定可操作性奖惩规定,设立训练专项基金,重奖年度实战化训练先进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实战化训练“一票否决制”,对训练成绩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分,有效解决在实战训练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第三,要完善监察督导机制,解决训练自觉性不强的问题。及时成立全过程常态训管督导组,坚持普遍检查与个别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严抓组训施训、考核讲评、演练演示等环节,切实促进实战训练“四落实”。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通过交换意见、下发电报、会议讲评等形式进行通报批评,切实使思想不端正、训练走过场、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红脸”“出汗”“心跳”“惊胆”。第四,要完善研究演练机制,解决工作效能不高的问题。针对藏区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战区担负任务实际,围绕组织指挥、战前动员、“三战”战法、自我心理防护等重难点问题进行集智攻关会诊,不断探索实战训练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子。结合一体化联演联训、边防巡逻执勤、反恐维稳等时机,全领域、全程序、全要素、全员额,开展政治工作实案化演练,不断增强政治工作效能。第五,要完善物资保障机制,解决保障不到位不落底的问题。按照“上级帮建、自筹自建、军地共建”的原则,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加大对训练经费、物资器材、场地设施、生活卫生、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实战化政治工作有专项训练经费、有齐全硬件设施、有配套训练器材、有多形式科技手段,切实使物资保障深下去、实起来、落到底。
四是灵活“六种方法”,在多措并举中浓厚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浓厚氛围是提升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第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运用板报橱窗、信息网、横幅标语、电视广播等媒介,大力加强政治文化环境建设;训练间隙,组织“小闯关、小评比、小游戏、小竞赛、小演讲”等活动,开展“车厢文化”“帐篷文化”“石头文化”“阵地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政治工作浸入到实战训练每个环节;休息时间,组织“小型运动会”、文艺演出、观看电影、网上游戏对战、歌咏比赛等活动,使官兵在寓教于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坚定想打仗、谋打赢的价值追求。第二,要加强改进思想工作。坚持把思想工作深入训练场,做到官兵心坎上。广泛开展“三互”“三责”活动,及时发现、准确掌握官兵的思想心理问题,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使问题消于未萌、止于未发;建立健全心理服务工作队到一线、进班组、上哨位,“望闻问切”“把脉问诊”,帮助官兵疏通思想心理上的“堰塞湖”,保持最佳状态。第三,要广泛开展比武竞赛。牢固树立“打仗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的思想,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进一步浓厚氛围、激发动力;结合“双学双争”活动,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爱军精武比武活动,把“小动员、小擂台、小竞赛、小讲评、小考核”活动渗透到实战化训练全过程,鼓励官兵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不断带动部队实战化训练整体质量的提升。第四,要注重典型引导。树立“精彩才能出彩”的思想,及时挖掘、选树一批训练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激励作用;运用军地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扬典型,让典型上电视、上报纸、进灯箱、进橱窗,切实让典型“走红”,让官兵“眼红”;组织典型戴红花、上讲台、做报告,切实为官兵树立学习榜样、目标方向,激发苦练本领、勇争第一的训练激情。第五,要积极改善生活条件。充分发挥“首长信箱”“意见箱”的作用,广泛收集官兵对食宿、洗澡、用电、学习、看病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拉清单、列表格、明责任、定时限,“挂账销号”进行解决,努力使官兵全身心投入到实战化训练中去。第六,要努力排忧解难。适时进行走访慰问、召开家属座谈会、恳谈会等,认真了解梳理官兵的实际困难。通过慰问官兵家属、为特困官兵捐钱捐物、保障官兵休假、安排基层官兵疗养等实际举措,体现好组织关怀、维护好官兵权益。想方设法解决子女入学、家庭涉法、家属就业等实际问题,切实解除后顾之忧,使官兵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实战训练聚焦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