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

习主席指出:“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传统凝聚力量,传统激发人心,我们必须用红色基因滋养灵魂血脉、磨砺军人本色、激发血性豪气,为推动改革强军进程助力加油。一要在回顾历史中打牢忠诚品格。我军的战斗史本身就是一本听党指挥的教科书,我们这一支队伍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斗史。培养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就要加深对红军精神的认同感,培育作为红军传人的荣誉感,打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充分认识听党指挥是战斗精神的本质内涵,践行强军目标,投身改革实践,凝聚强大正能量,要坚持把红军光辉历程作为思想教育生动素材,不断强化官兵对红色基因的归属感。一个人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一支军队没有信仰,就打不了胜仗。军人的战斗精神需要以坚定的信仰作支撑。我们的信仰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刘胡兰面对铡刀,留下豪言“怕死的不是共产党!”;狼牙山五壮士站在危崖边高喊“共产党万岁!”;董存瑞高举炸药包一声咆哮“为了新中国,前进!”,这都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对党的绝对忠诚。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们甘愿奉献生命;因为拥有坚定的信仰,他们充满血性。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牢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用信仰浇铸血性,将血性融入灵魂。二要在红色教育中催生进取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以身许国的精神气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从“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南昌起义,到“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的血战湘江;从“天大的困难不言苦”的杨靖宇,到“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的左权,无不深深体现出军人的血性。这血性,是一代代革命先辈战斗精神的高度浓缩,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战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种优良传统我们永远不能忘,永远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我军的宝贵历史资源,用部队的辉煌历史教育激励自己,不断激发使命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要充分整合用好红色资源,引导官兵从光辉战史、经典战例、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深切感悟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无畏与豪迈,塑造忠勇无畏的英雄品格,磨砺令敌胆寒的精神利剑。三要在风云变化中筑牢红色信念。革命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但世界动荡的阴霾却日渐浓厚,世界军事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只增不减,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外部势力,为了压制中国崛起,试图把香港拉入“颜色革命”的深渊,对发生的非法暴力事件指手画脚,发表不当言论,企图借机搞乱香港,要教育广大官兵擦亮眼睛看清本质,坚决将敌对势力试图瓦解我们信仰,动摇我们信念的企图扼杀在萌芽状态。当前,部队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对广大官兵的政治定力是一种现实考验,更是一种锤炼,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官大官兵深入学习改革强军精神,坚决讲政治顾大局,引导官兵做到噪声杂音不入耳、大是大非不含糊,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交出合格“政治答卷”。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听党指挥的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忠诚于党的信念,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锻造和培植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