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官兵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三)紧贴官兵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使命,紧贴官兵实际,推进教育方法创新,使教育不断充实新内容、丰富新形式、实现新发展。

1.注重“单向”向“双向”转变。世界一体化、信息共享化、网络透明化使官兵的思想日益活跃,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他们遇事不再轻信和盲从,而是较为相信自己的判断,希望与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探讨问题;不再满足于单向灌输,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和认可。在此情况下,单向灌输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正日益显露出来。首先,由于缺乏官兵的积极参与,教育往往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格局。如果每次教育没有官兵的积极参与,都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念到底”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教育效果自然不会好。其次,随着官兵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更重视与教育者保持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现在的青年官兵存在“骄娇”二气,不愿被别人说服,一旦感到教育者是在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说教,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拓宽教育的方法路子,变单向灌输为双向启发,就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从社会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教育者和官兵处在平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单向灌输的弊端就在于违背了这种信息交互的平等性、互通性,成为信息传输的单行道。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必须改变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教育模式,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激发官兵主创精神,多启发官兵自我教育,使大家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2.注重“统一”与“多样”结合。当今社会,影响官兵思想变化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指望靠单一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首先,在组织教育的方式上要多种多样。《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明确了具有军营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说教示范结合、引导熏陶结合特点的8种教育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教育方法体系。在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时,必须针对官兵的不同情况、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环境等因素来决定。并注重各方法之间的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以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让教育摆脱“一套桌椅、一个PPT”的“套路”模式,提高现地教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现地教学本身具有感化、感染的作用,要积极利用驻地的红色资源建立红色基因库,把军队的辉煌历史、显赫战史、英模团体及英雄个体纳入库中,利用基因库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讲好党的故事和军队的故事,让官兵想听、爱听、真听。

3.注重“显性”与“隐性”互补。显性教育一般采用正面的灌输教育,教育者与官兵一般是面对面的,目的比较明显。隐性教育往往采取渗透方式,即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把教育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类载体和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预期目的。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更能有效消除官兵的逆反心理,激发官兵的参与意识。同时,隐性教育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显性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在一定条件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还会互相转化。隐性教育虽然是自发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但如果精心设计,使其预期性、渗透性意图得以加强,便会转而成为显性教育。同样,显性教育的内容,由于长期传递,会成为官兵思想意识中理所当然的部分,逐渐融入隐性教育。因此,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结合,把有意识的贯注和无意识的熏陶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内容和各种教育手段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适应官兵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育者应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显性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隐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努力预先设计,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发挥出最大效益。

4.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就必须将现代化的因素融入教育之中。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形成了许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很好地加以传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部队所处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又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新的方法手段以适应官兵新的需求。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与官兵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相关相连、相生相伴。运用这些载体来开展教育,具有信息快捷、直观形象、内容广博等特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重视数字技术、仿真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充分运用好自媒体、主流媒体及现代传媒手段,以弥补传统教育方法手段的不足,不断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的种类和数量,把教育搞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5.注重“封闭”向“开放”发展。封闭思维是一种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割裂开来,在狭小有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中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封闭思维的人,常常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眼光不够长远,视野不够开阔,思想僵化保守,缺乏锐意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习主席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政工干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发挥创造性,不断在深化情怀、拓展思维和扩充视野上下功夫,不断向着开放思维用力。开放思维是一种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选择教育方法是否具有开放的视野,与思维的封闭与开放密切相关。教育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是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实现这一转变,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社会与部队的联系,立足社会大背景开展教育,突破教育时间、空间和信息获取的限制,以开放的眼光寻找教育资源,以开放的心态利用教育资源,立足军营,依托家庭,面向社会,形成“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同时,要合理组织配合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官兵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升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