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新情况,也有老问题;既有思想认识的原因,也有内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既有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足,也有政策制度上的局限;既有领导机关的问题,也有基层官兵自身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习主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是我军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政治工作包含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提供坚强的思想支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强调,各级党组织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从我军政治工作发展史来看,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把革命的、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是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们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法宝。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微时代悄然来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官兵中已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他们追求的是短、快、新,“教育搞了大半天,不如网上刷帖一分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部分官兵产生了“政治教育靠边站”的错误观念。他们认为,政治教育搞好了也不能立刻见成效,即使没搞好,补补笔记本也能应付过去,所以教育的时间往往被挤占、内容被压缩、人员被抽调,影响了教育的落实和效果。其实,在建军之初,毛泽东等人就对纯军事观点进行过批评,并指出了他们的错误所在。时至今日,部队官兵头脑中还存在这样的观点,如果不是对政治工作的误解,就是对政治工作的无知,因此,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官兵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确保官兵能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不断增强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确保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2.政治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够强。政治工作干部,特别是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政治委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政治工作威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当前基层部队政工干部多数是由军事、后勤、技术干部改任的,都属于“半路出家”,专业基础知识“先天不足”,再加上他们绝大多数是出校门、入营门,兵龄不长当干部,党龄不长当书记,缺少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中想干不会干、愿干干不好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政工干部一讲军人血性就播放《亮剑》视频,一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就引述苏联亡党亡国事例,出新出彩的地方不多,创新理论具体化、高深道理简单化、课堂灌输生活化做得不够。有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对前沿军事科技知识涉猎较少,有的不注重社会人文知识学习,有的对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研究不深,有的对政策法规掌握不多,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能很好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果。当下,90后干部成为基层部队干部中的主体,00后也逐渐涌入军营,年轻政工干部思想行为与社会接轨紧密,喜欢接触新生事物,易于接受新潮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多元多样,不愿与士兵打成一片,表率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离兵离群”现象。政治工作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政工干部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这样。这里的人格魅力就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有些政工干部,学的与想的不一样,想的与讲的不一样,讲的与做的不一样,如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对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考评不科学。《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要求,“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考评,督促党委履行抓教育的职责,督促机关改进对教育的指导,督促教育组织实施单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实际成效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办法(试行)》中规定,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考评从重形式向重效果、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从简单看登记、查笔记、考背记向知行合一考查转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官兵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之中,体现在官兵综合素质的提升之中,体现在部队全面建设之中,这些变化不仅难以量化评估,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检查考评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现行的检查考评往往是将一个单位开展了多少活动、搞了多少形式、政治教育笔记是否齐全、书写是否工整作为检查考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严重违背了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如果长此以往,最终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为了搞教育而搞教育之中,陷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服务之中。同时,现行检查考评制度的不科学,也导致了基层政工干部学习研究本职工作的动力不足,不能够真正静下心、坐下来好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而热衷于做一些容易出彩头的迎接检查、对外宣传等工作。此外,“单位不出事,教育就算有成绩”的错误认识也是大有市场,以至于部分政工干部对待政治教育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愿在耗时费力奏效不快的教育上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