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三型”党委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部队“三型”党委建设当前存在的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既有工作指导上的又有落实环节上的,既有认识上的又有方法上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部队“三型”党委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的现象。一是思想认识上,没有把“三型”党委建设摆在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事关保持部队纯洁巩固、事关有效履行历史使命、事关部队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三型”党委建设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行动自觉牢固树立起来,仅仅把“三型”党委建设作为一种口号来喊、一个标签来贴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功能发挥上,没有认识到“三型”党委建设的目的是提升组织的整体素质水平,它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组织行为。它要求把学习、服务、创新作为党员干部的义务和责任,又强调调动党员干部融入组织学习、服务、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职能优势,实现学习、服务、创新成果的互通共享。三是工作指导上,没有把“三型”党委建设作为一种战略理念,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清紧迫形势和本质要求,把适应部队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学习、服务、创新的动力和终身追求。
2.能力素质上存在短板。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确保军事训练中心地位不动摇,是各级党委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也是开展工作的主要阵地。实际上,有的党委围绕中心、聚力中心抓什么、怎么抓还不是很清楚。比如,有的党委成员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能力不强的现象还有所表现,不能站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前沿潮头来观察问题、不能站在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大局来思考问题、不能站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分析问题,看不清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把握不住部队转型的时代脉搏,尤其在当今社会新知识、新思想层出不穷,部队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纷沓至来的新背景下,谋打赢固守成规,干工作亦步亦趋,部队建设陷入年年相似、千篇一律的“轮回怪圈”;有的抓落实习惯于“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深入了解官兵想法,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说起来有模有样,做起来依然“老一套”,不敢自我否定,不敢创出新意;有的把想一些“花花点子”、搞一些“花花样子”当创新,不在脚踏实地、一步一动上下功夫,只在谋求“轰动效应”“表面文章”上花心思,这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做法,都是追名逐利思想使然。
3.作风转变上不够深入。从当前部队“三型”党委建设情况来看,少数领导干部精神状态欠佳、作风形象不好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虽然端正了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导向,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现象。比如,“过程式”服务,把“两个服务”当成阶段性任务,时间一到任务了,活动一完回原样,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工作态度和热情随着时间节点的完成而变化;“被动式”服务,本来机关服务基层、指导基层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一些领导干部、机关干部,不是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反过来用电话查问情况、让基层上报情况,把正向服务变成了倒向服务;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然盛行,放不下架子,扑不下身子,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不力求实效;“孤立式”服务,没有从思想深处抓作风促转变,只是把服务简单地理解为基层办多少实事、解决多少问题,重过程轻结果、重进度轻质量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没有把“两个服务”与其他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就服务抓服务,使服务本身停留在嘴上,喊在口号上,落实在文件上。
4.考评标准上不够科学。部队“三型”党委建设是基层部队一项长期工作和基础工作,要长久保持生机活力,必须科学组织考评,充分发挥其导向、督促和激励作用。但从部队了解情况来看,考评标准的不科学、不规范直接影响创建活动成效。从考评内容来看,不能够结合年度工作特点和本单位建设实际,制定明确推进目标,把年度目标分解细化为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尤其是没有引入单独完成任务、参与抢险救灾、驻训演习等重大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等特殊要求;从考评过程来看,虽然有阶段考评、年终总评,但每月或每阶段结合政治工作检查,对开展情况的检查考评还不经常,不能结合交班会、政工会、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进行通报讲评;从考评结果来看,没有把考评的注意力放在单位整体素质和全面建设上,看单项不看全面、看短期不看全年的现象仍旧存在,尤其在评比中还存在打擦边球、拉人情分、搞安慰奖,等等,虽然有的把创先争优活动中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好”的目标作为要求,但那仅仅是以是否达标作为定性评判,若以量化分值论高低就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