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

(一)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

我军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制度的创立,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最早可追溯到大革命时期,在黄埔军校中萌芽,在南昌起义中诞生。1927年 8月,南昌起义部队曾设立总政治部,在起义部队的军、师、团级设置了党代表。毛泽东同志对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在营、连级设置了党代表,负责领导所属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1928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成立后,也设立了政治部。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实行政治机关制度作为建立红军的一项重要原则。随后,红军各部队陆续设立了政治机关。1929年,根据党的六大的决议精神,中国工农红军将党代表统一改称政治委员,后来营、连政治委员分别改称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同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纠正了红军中存在的轻视政治工作,把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机关的错误做法,规定了政治机关的职权,强调政治机关和军事机关“在前委指导之下,平行地执行工作”,“凡没有建设政权机关的地方,红军政治部即代替当地政权机关”。1930年,我们党颁布的第一部政工条例《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师以上各级设立政治部,并规定了政治机关的性质、任务及组织结构。其中《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委员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规定:“政治委员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在红军中的政治代表,而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的全权代表,他是代表政权及党的双重意义,执行党在红军政治路线及纪律的完全负责者。”1931年2月,成立了全军统一的政治工作领导机关——总政治部,在红军团以上部队相继成立了政治机关,从此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制度。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942年两次颁布的《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和195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都强调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机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机关遭受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各级政治机关进一步加强了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建设,逐步恢复了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1987年1月,《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政治机关和军事机关、后勤机关都是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工作机关。强调政治机关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机关要为部队服务的思想,要求政治机关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

党和国家的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并倾注了大量精力。毛泽东同志早在“三湾改编”时期,就非常重视党代表的选拔,强调“必须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与策略”。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地位作用、任务职权以及思想作风、工作方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以新其面目。”新中国成立之初,空军筹建航校,毛泽东同志专门做出重要批示:“这批政治委员必须挑选最适当的担任”,要“打着灯笼找班长”,规定野战军要提出三倍的名单交军委选定。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在三四年内,把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恢复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水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对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也做出过重要论述。习主席在提出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要求时,明确规定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是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深刻指出:“必须认识到,党委制、双首长制、政治委员制是一种制度设计,更是一种政治设计。对这个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说明政治上还没有完全合格、完全够格。”

回顾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重温党的领袖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习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承载、深邃的政治考虑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党绝对忠诚,是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好落实好,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首先要在绝对忠诚上过得硬。聚焦打仗有力,是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的核心素质能力。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只有在能打胜仗上“聚焦”而不“散焦”、“有力”而不“乏力”,才能真正发挥好职能作用。作风形象良好是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的必备人格品行。政治工作既靠真理力量,更靠人格力量。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只有坚持“行胜于言”,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才能树好形象、立起威信。可以说,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一个是根本政治要求,一个是根本素质要求,一个是根本作风要求,三者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统一于为强军兴军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全部实践。全面把握这一目标要求的深刻政治意蕴,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强建设,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就能重归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重振优良作风,真正成为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靠得住、信得过的坚强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