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构建推动强军兴军的文化支撑
文化历来与军队建设密不可分。抗战时期,毛主席明确提出战争、生产和文化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抓好的三项工作,还有一句名言,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邓小平同志把“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新人和“四有”革命军人的必备素质。习主席指出,“要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这些重要思想告诉我们,文化是强军兴军的内在推力,文化强军队才会强。打造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是推进强军兴军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军政治工作必须抓好的重要任务。
1.积极开发运用红色革命文化。这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文化的底色是“红色”,核心是“革命”,体现的是我军所特有的革命精神。用好这笔财富,传承好红色基因,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红色革命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几年来,各单位的军史馆、荣誉室和红色网站建设成效明显,无论实物场所还是电子形式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这些场馆、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成为对官兵进行教育常态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要拓展红色革命文化的开发运用思路。这个思路包括,怎么样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和共享式运用,怎么建立一些相对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怎么加强我军特有革命精神和英模人物的宣传教育,怎么利用新型传播手段包括新媒体,这些工作都需要去研究。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建立无名烈士墓,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加大各地烈士陵墓的修缮管理力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为我们宣传红色革命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好这些工作,红色革命文化就会深入人心,全面融入官兵的精神世界。
2.重视挖掘和运用优秀军事传统文化。习主席一贯重视这项工作,提出过许多重要思想。他经常引用历代军事文化的经典事例和名言警句,并要求编写古代军旅诗词来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我们要更加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军事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用这一文化瑰宝来激励官兵养武德、塑武魂、扬武威,激发敢打必胜的勇气,把部队打造成忠贞爱国、保疆卫国的雄师劲旅。
3.培养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军营文化。这是文艺团体和基层部队的共同任务。对于专业文艺团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基层和一线,努力创作出更多适应强军需求、鼓舞士气、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提振当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对部队来说,就是要结合本部队本单位特点,积极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军兵种文化、军校文化、行业文化、网络军事文化、军队仪式文化等不同形态的军营文化,使强军文化更加贴近部队实际和官兵需求,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