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强军目标能否实现事关中国梦能否实现,培育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精神正是强军目标建设的一个重点。习主席明确要求:“抓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培育战斗精神、培养战斗作风突出出来,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探索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并努力形成科学的教育引导机制。通过科学规划计划、强化理论指导、贴近官兵思想、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战斗精神培育的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这种血性就是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军人都要有,是军队都要有。它是我军几十年来能征善战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力量。习主席的教导告诫我们: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
《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指出:战斗精神培育,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锻造能打胜仗部队的基础工作和永恒课题。我军的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无论什么时候决不能丢。新时代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官兵继承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强化信息化条件下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信心勇气,树牢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和枕戈待旦的战备意识,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军队各级要充分认清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作为强军兴军、备战打赢的战略举措,紧贴实战抓强训,加强规范促经常,确保战斗精神培育持续深入、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