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社会转型发展快速,人民期盼需求更高,建设“三型”党委,越来越成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决定性因素。

1.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缓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未放弃扰乱社会主义秩序、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图谋。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更加隐蔽和剧烈。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妄图动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受社会上意识多样化、思想多元化冲击,官兵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产生背离,这都要求各级党委不断强化学习功能,使学习方式由单一模式向团队化、个性化、网络化学习转变,进而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和建设优势。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思想阵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虽然不见硝烟弥漫,但却同样惊心动魄。比如,斗争领域更加广泛,既有针对八小时以内的教育训练也有涉及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娱乐,既有领导干部和普通官兵也有军人家属;斗争方式更加隐蔽,西方国家往往通过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商品广告、影视作品等途径进行渗透,让官兵逐渐被其反动价值观所迷惑和误导;斗争手段更加先进,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信息优势,建立各种中文网站、广播电台,培养“网络推手”、建立“黑客部队”,不间断对我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攻击。

2.适应经济社会环境新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极大冲击。比如,生活环境网络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1年8月27日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开放的信息网络,使官兵与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部队与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部队官兵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多元影响,有效引导和协调的难度加大;利益诉求多样化,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的逐步显现,给许多官兵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部分人生阅历不深、免疫能力偏弱、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年官兵来讲,极易造成思想的迷茫和心理上的困惑,对传承红色基因,保持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优势带来更大难度。

3.促进军队建设转型发展。伴随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的兴起和战争形态的深刻演变,我军建设发展进入变革转型期的关键期,但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部队思想观念滞后于信息化建设进程、体制机制滞后于科学发展要求、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武器装备发展、官兵能力素质滞后于核心军事能力需求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官兵构成有了新变化,高学历层次的官兵也大批量地涌入部队,90后、00后的官兵成为部队主体力量,人员管理和思想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官兵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创建风清气正的军营内部环境提出新的考验;官兵思维多变、人生价值追求的多元性趋向,对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部队党委建设面临很多的现实考验,如何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是党委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如何促进军队建设转型发展、有效提升党委建设层次,关键的环节就是要与时俱进强学习、紧贴中心抓服务、破解难题求创新,在探索实践中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