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滞后是首要原因。思想保守是阻碍创新的大敌。俗话讲:观念一新,遍地是金。思想观念滞后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对待新生事物消极设防多因势利导少,对待现实困难消极等待多主动作为少,对待日常工作习惯套路多另辟蹊径少。抓好政治工作是固本之举、保底之策、发展之源,但有的政治干部感到政治工作创新要下苦功夫、真功夫、慢功夫,既劳心费神,又不容易出成绩,不如抓“亮点”、抓“特色”来得快、叫得响;有的认为部队日常落实的工作很繁杂,政治工作创新无时间、无精力、无人员,存在畏难抵触情绪;有的觉得现在的官兵思想越来越复杂,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对抓好政治工作信心不足,根本不愿意开动脑筋。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致使一些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挂了空挡。

2.主观主义造成错位是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四过”:期望过高,尤其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上还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希望通过一两个教育就能解决一揽子问题;要求过急,有时工作刚一部署就急于出经验、出成果;揽得过细,把包办越多当作服务越到位,习惯用数量代替质量,用笔记本厚度来衡量教育的力度;活动过频,把教育次数多当作政治觉悟高,把活动搞得多当作工作成绩大,愿望与现实之间错位。

3.刚性不足削弱威信是制度原因。存在三个方面差距:定性多于定量,比如教育效果评价,定性评估让人感到缺乏说服力,搞量化评估又容易出现把教育引入、投入当产出的不良倾向。结果掩盖过程,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中心任务展开,但同时容易引发单纯用中心任务完成情况判定政治工作质量的问题。要求高于诉求,在一些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治工作制度建设落后于形势,影响政治工作威信。

4.能力素质不够是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在“三偏”:理论功底偏差,大部分政工干部是改行而来,政工理论掌握不够牢固。知识视野偏窄,尽管近年来政工干部队伍整体学历比例有了较大提高,但学历、知识没有转化为能力的现象比较突出。服务指导偏软,一些机关干部搞调查研究、主动谋划工作、创造性抓工作落实等方面能力素质差距大,服务指导作用不明显。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政工干部想干干不好、愿干干不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些连队政治主官,虽然任职都在两年以上,有的还在机关工作过,但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积累,对如何抓好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经常性政治工作,还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做工作不懂结合,找不到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削弱了政治工作效能。

5.方法手段不活是关键原因。主要存在“四重四轻”现象:重大项轻平时,部队驻训演习、比武竞赛等大项任务时,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但平时开展较少,影响力还不够;重有形轻无形,图场面热闹、形式花样多,关注官兵思想、心理等问题还不够;重研究轻实践,平时研究多、讲得多,运用实践少,下气力抓得还不够;重传统轻创新,老的方法套路使用较多,信息网络、大众传媒等手段运用较少,灵活性上还不够。尤其在开展训练中政治工作时仍然只限于拉拉歌、冲冲坡,耍耍嘴皮、跑跑接力,既没有新招法、新点子,又不会发挥官兵智慧,练兵热情难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