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发展进步养成培塑的内在要求

(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发展进步养成培塑的内在要求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战略部署,充分表明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深切关联。“四有”目标,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是军人综合素质的集成和体现,指明了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是习主席向全军官兵发出的伟大号召。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提高人的工作,是在官兵的精神世界搞建设,能够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保证他们人生航向不偏移。能不能保证官兵在军营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里全面发展、全面过硬,一个很重要的引导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有力。但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方法手段相对比较落后,教育者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先进科技手段、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跟不上官兵多样化需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急需我们大力加强和改进。比如,青年官兵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期”,普遍生活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弱,期望值过高而挫折准备不足,智力发展较快而个性不够完善,内心世界易产生矛盾困惑且又不善于或不能及时调适、化解。加之,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比社会其他行业人员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如紧张的训练、严格的管理、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持续性的竞赛竞争、随时可能担负的高强度应急任务等,都给官兵带来了较大心理压力。如果干部骨干对心理科学知识了解不多,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把官兵出现的心理问题笼统地认为都是思想落后或者道德不良,不注意从心理上找原因,缺乏应有的心理带兵意识,或者知道心理问题,但不知如何有效解决,缺乏应有的心理教育疏导能力,势必会影响青年官兵的健康成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就是要准确把握官兵的成分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情趣追求和情绪变化等,不仅要“教育人”,更要“发展人”,更好地让教育发挥作用、彰显威力,为党、国家和军队培育合格的举旗人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