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习主席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国内战略形势和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成什么样及如何建设的新时代课题,为新时代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军上下聚焦强军目标要求,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落实“四个牢固立起来”,以消除“46条问题清单”为抓手,以回答统帅“胜战之问”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决纠正练为看、演为看和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等不良现象,在实战化氛围中严格锤炼部队。伴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的不断提升,实战化训练难度与强度的增大给官兵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对官兵的精神和意志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近年来,各军种大力开展以实战化联演联训为背景的系列对抗演习。如全军自2014年开始组织系列实战化训练,从海洋到天空,从高原到平川,在三军演兵场密集展开、规模空前,广大官兵真正听到了炮声、看到了火光、闻到了硝烟,砥砺着官兵向能打仗、打胜仗坚实迈进。但由于训练强度大、风险高、环境艰苦、实装实枪实弹实爆频繁,给以独生子女、地方大学生干部士兵、直招士官等为主要群体的官兵生理和心理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冲击。这些官兵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环境中,不少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营门”,缺乏复杂生活磨砺和艰苦环境考验,怕苦怕累带有一定普遍性,有的甚至枪炮一响就打哆嗦,训练一累就泡病号,时间一长就想溜号,容易出现情绪失常、行为失控等问题。强军必先强思想,强思想必须抓教育。服务打仗、保证打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如果脱离“中心”,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紧贴中心使劲、用力、发威,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和职能使命教育,用我国优秀战斗文化涵养官兵,用我军红色故事贯注大无畏革命精神,从“官之初”“兵之初”就不断强化尚武精武、矢志打赢的思想根基,引导官兵树牢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坚决克服当“和平官”“和平兵”的思想,做到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做好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充分准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