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把战斗力标准融入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

(三)持续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把战斗力标准融入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

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强调,当前军队政治工作存在脱离中心,搞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现象。究其根源是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没有立起来。为此,必须在全军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用战斗力标准衡量政治工作成效,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把战斗力标准融入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

为了提高政治工作的实战化水平,2015年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指出聚焦打仗有力是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核心素质能力。其具体要求是:战斗力标准牢固确立,自觉把政治工作贯穿战斗力建设各环节;服务保证中心积极主动,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舆论导向、工作导向、用人导向、政策导向;任务中政治工作活跃有力,各项工作与战备训练和军事行动贴得紧、融得深;军事素质过硬,熟悉部队作战任务、主战装备和本级作战指挥,了解掌握军事理论和现代战争机理;政治工作准备方案预案完备,人才准备、舆论法理斗争与心理攻防准备扎实到位,实案化实战化演练开展经常。这不仅是衡量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标准,也是衡量政治工作实战化成效的标准。

战斗力标准蕴含了党对军队的政治要求,把这个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才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坚强保证。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战斗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对党忠诚要有强烈的军魂意识,也要有强大的实战能力。军人如果平时履行不好职责,战时打不了胜仗,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只有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时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政治责任,才能担当起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使命。

战斗力标准明确了军队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向,把这个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才能有力牵引部队全面建设。习主席指出,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提高战斗力也是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政治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来展开。任何其他单项标准都不能取代战斗力标准,任何原因都不能削弱战斗力标准,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战斗力标准。只有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才能牵住政治工作的“牛鼻子”,使政治工作始终向能打胜仗聚焦用劲。

战斗力标准提出了检验作战能力的刚性尺度,把这个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才能促进部队实战化水平提升。战斗力标准是实战的标准。和平时期,一支部队实战化水平高不高、能不能打胜仗,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不是主观定出来的,必须靠战斗力标准来促进和检验。只有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军事斗争准备的方方面面,用这个标准检验准备成效,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在哪里、看到差距有多大,才能使各项准备更加贴近实战。只有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瞄准作战对手,紧贴担负任务,打仗需要什么就扎实准备什么,才能不断增强部队实战能力。

从目前来看,提高政治工作实战化水平,用战斗力标准衡量政治工作成效需要树立以下几种导向:

一是树立训练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军事训练是部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必须摆在战略位置来抓。在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实战化训练这一中心工作来展开。不断强化官兵“打仗是军人的天职,训练是军队的主业”的思想观念,切实形成党委统揽、主官主抓、机关合力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党委抓训管训职能,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决策指导优先考虑军事训练、优先安排重大演训活动、优先解决训练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坚决把与战斗力无关的工作控制住、压下来。坚持各种资源向保障打赢聚焦、向中心工作倾斜,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到关键处、用到急需时,让保障资源中蕴含的潜在战斗力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二是树立选人用人导向。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部队风气和官兵士气,影响战斗力建设质量。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未来战争负责的精神,按打仗要求考察干部,在把握年龄、经历等标准条件的同时,把战略思维、信息素养、指挥能力等内在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把抓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效、完成大项任务的表现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切实把干部看准选准。按打仗要求使用干部,大胆走开干部多岗位锻炼使用的路子,加大机关与部队、部队与院校、作战部队与国防动员系统干部交流任职力度,把那些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按打仗要求培养干部,在战备训练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受历练,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在送学培训、岗位任职等方面要超前筹划安排,使各个层次、各个岗位都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是树立绩效评价导向。战斗力标准既是指引部队建设方向的“指挥棒”,也是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它让我们在认真打量“战争究竟离我们有多近”的同时,也不得不凝重思考“打赢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对各级党委领导来讲,提高战斗力是最大的政绩。评价政治工作和政治干部的工作,要看实际效益,抓战斗力建设必须实打实,不能把口号当成行动,不能以形式夸大效果,不能单纯用人数、天数、次数代表质量;要看长远效益,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对完成大项任务出色的要给予表扬,对扎扎实实打基础抓落实的也要充分肯定;要看整体效益,考察政绩必须全面衡量,不能把单项冒尖当成整体过硬,以强项亮点掩盖弱项短板,切实做到全面抓、全面建。通过正确的绩效评价,引导各级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的政绩。

四是树立量责定罚导向。赏罚不明,往往会导致奖不足以激励,惩不足以警示。特别是出现问题得不到惩戒,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比问题本身更为严重。抓部队战斗力建设,各级有各级的责任,关键是要把责任落到实处。客观上讲,加大训练难度强度险度可能会出事故,要尽量防止,但为了不出事故就不严格训练,将来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实事求是地界定事故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切实为从难从严训练松绑减压。对因工作不力严重影响战斗力建设的、对因主观原因造成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是树立领导带头导向。抓战斗力建设,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政工干部军事素质过硬,就是指政工干部明确部队作战任务,能熟练操作本单位主战装备,会指挥本级作战和实战化训练,了解掌握军事理论和现代战争机理。各级政工干部既要履行好政治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好带兵打仗的职责,从实战需要出发,带头研究作战训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头落实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带头组织重大演训活动,带头在艰苦环境中摔打磨炼,带头参加上级和本级组织的考核评估,切实把政治工作与战备训练和军事行动贴得紧、融得深,真正做到练兵先练将、考兵先考官、严下先严上,一级给一级做好榜样,形成主官带着班子练、领导带着部属练、机关带着部队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