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军人血性的基本途径

(二)锻造军人血性的基本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年装备精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却被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打得一败涂地,结果是割地赔款,留下了千古骂名和惨痛教训。战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层次的。但是其中一个教训就是,如果一支军队缺乏血性,缺乏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精神,装备再好也照样打败仗!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20多万东北军面对1万多日军竟然一枪不发,拱手把整个东北让给了日军。在南撤途中,有些东北军军官居然还在山海关车站合影留念,毫无失地之耻!1937年,5万日军仅用3天就攻陷了15万中国军队防守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东史郎日记》中曾记载:他们一路打到南京城下,却发现周边的农民照样耕地种田,问他们为什么,农民回答说打仗跟他们没关系,让东史郎这些日本兵都感到气愤!面对血淋淋的历史,我们在控诉日军暴行的同时,是不是也有一种对冷漠的悲哀,懦弱的悲愤,对丧失血性的痛恨!

反观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的辉煌壮举,他们用小米加步枪,一口炒面一把雪,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上甘岭战役,是为世界所有军人谨记的典型战例——中国军人用血性展示了我们不屈的战斗精神。为什么说惨烈?毒气、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器、炸药包……所谓的联合国军用上了几乎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向上甘岭两个小小的山头共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最多的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炸弹爆炸。山头被削低整整2米!打了43天,放在坑道内无法后送的官兵遗体竟然没有腐烂。因为空气中的硫黄浓度太高了,硫黄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所以遗体没有腐烂。后来许多参战的美国老兵说起来仍然恐惧,他们始终弄不明白,缺粮断水、装备简陋的志愿军为什么会有那么顽强的战斗力?怀疑是给我们志愿兵吃了“兴奋剂”。哪里有什么兴奋剂?如果有,这个“兴奋剂”就是中国军人的血性!就是中国军人的战斗精神!

回顾我军的战斗历程,习主席指出:“我军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能够在朝鲜战场上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靠的就是强大的战斗精神。”历史是一面公平的镜子,它用经验和教训警示我们,一个血性衰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支血性衰竭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对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对全民族血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