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紧贴现实为创新出发点,真正使部队政治工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四)坚持紧贴现实为创新出发点,真正使部队政治工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当前部队政治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传统思维制约,在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要搞清定位,摆脱思维认知上的局限性。要把转变思维观念作为谋划和开展各项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高度关注国家和军队深化改革的发展进程,把军队建设融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中去运筹,从战略思维层次上把握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研究适应未来战争条件下开展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政治工作的优先选择,把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政治工作领域,积极解决制约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瓶颈”问题。要拓宽视野,防止转型方向上的盲目性。当前,我军建设面临着“两个不适应”的主要矛盾,军队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作战样式等处于重大调整改革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指挥体制日趋扁平化等都对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推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必须系统学习一体化联合作战、信息化战争等理论知识,搞清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中各要素、各系统、各岗位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正确方向。要着眼全局,消除谋划指导上的片面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是现有政治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包括政治工作的观念、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以及体制机制等在内的整体转型,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一般问题;既要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也要注重常态化制度机制建设;既要加强平时建设,更要着眼战时所需,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的整体效益和直接作战效能。

2.要破解官兵思想呈跳跃式变化与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鲜活、贴不紧的矛盾。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硬性灌输与服务跟进的关系。针对社会转型期相当一部分官兵经历丰富、视野宽阔、利益观念增强的特点,要突出抓好习主席关于强军目标重要论述的学习教育,使官兵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还要着力运用情感因素,多做沟通交流的工作,关心人尊重人,帮助官兵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跟进服务、全程保障,把个人进步和训练考核、“双争”评比、表彰奖励挂钩,调动官兵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手段与网络助推的关系。当前,课堂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把课堂教育搞实搞活,要紧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实际、社会转型加速推进的实际、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的实际、官兵思想心理复杂变化的实际,着力解惑释疑、引导行为、纠正偏差。要注重把思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运用实证分析,阐明要讲的道理,消除课堂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军营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拓展运用网络开展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子,组织开展网上思想调查、热点讨论、疑难辨析、心理疏导、法律咨询、谈心互动等,不断增强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实时性和辐射面,使军营网络成为官兵学习成才的大课堂、密切关系的活载体、休闲娱乐的新园地。

3.要破解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与政工人才队伍培养模式不科学、相脱节的矛盾。第一,要坚持学识为上,使政工人才脱颖而出。在政治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注重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所用干部与新形势下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新需求相适应。对政治干部的培养,既要依托军队院校培训又要依托本单位的岗位培养。在院校培训中,要面向部队一线重点培养技术型、应用型政治工作人才;在岗位培养中,要注意化整为零,根据政治干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信息技能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提高;对一些需要重点培养的有潜力的政治干部,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使用档案,全程跟踪成长情况。第二,要坚持尊重规律,为政工人才铺路搭桥。政治干部的本职要求,决定了在选拔政治干部时必须做到精挑细选,在年龄、学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衡量。从实际情况看,当前优秀政治干部相对缺乏,选一个适合岗位需求的政治干部较为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顺应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需求,坚决摆脱“能完成一般性任务就行”的低层次人才培养观,用信息制胜的观念谋划人才培养,注重在强化信息观念、信息技术素养上下功夫、用力气,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政工人才轻装上阵。不少基层干部尤其是政治干部反映,工作很忙,成天加班加点,但不少工作都是“纸上谈兵”的“无用功”;另外,还经常要参加一些检查评比活动,心理压力很大,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发展。因此,党委机关要切实转作风,大力解决“五多”问题,为各级政治干部减负,使其能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

4.要破解实现政治工作整体效益提升与制度机制保障不健全、不持久的矛盾。一是要破立并举,使制度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根据部队建设形势发展需要,针对官兵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有效地建立完善政治工作的各类制度。对领导决策、机关筹划、部队落实等重要环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把原因分析透、症结找准确、措施定到位。对落实情况要搞好经常性检查督促,把日常督查、专项检查、过程监督结合起来,提高政治工作落实的质量。二是要建用一致,使制度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注重从顶层搞好宏观设计和筹划部署,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硬件与软件、需要与可能等关系,防止和克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形成与未来作战相适应的政治工作制度机制体系。要瞄准动散条件开展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建立健全情况通报、请示报告、督促讲评、信息反馈制度,把政治工作战法研究演练与军事训练一起统筹规划、同步展开、综合考评,着力提高政治工作的实战能力。要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开展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表彰奖励;对检验评估成绩较差的,要限期整改。三是要着眼长效,使制度机制适应发展需要。适应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实干的工程,党委机关要切实发挥好抓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领导作用,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类法规制度。要注重发挥制度机制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确保政治工作的各项制度机制经得起实践检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急于求成,减少“弹性”,少留“盲区”,以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良好的思想作风推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