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把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起来
制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证,尤其是选人用人、管理监督、培养培训等关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要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实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行政、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向依靠法规制度开展工作、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把加强政治工作机关和政治干部建设的措施、举措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各项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
1.健全选拔配备机制。建立政治干部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在干部的选拔配备上,军官任职资格是军官担任相应职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必要基础,也是提高干部选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造就高素质政治干部队伍的必然选择。健全选拔配备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按照《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经历、资历比例要求,认真落实基层政治干部应经过政治工作专业培训或有政治机关工作经历,作战部队旅团政治领导干部应有基层主官经历、一般应有政治机关工作经历,军师政治领导干部应有下一至两级班子成员经历、一般应有本级以上政治机关工作经历,政治主官应有下两级中一级主官经历。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干部应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和下一至两级机关工作经历、综合部门干部还应有基层主官经历。选拔军事和技术干部充实政治干部队伍,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综合部门其比例不低于10%。优化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编配。科学编设新型作战部队政治工作力量。不编配政治主官的单位,由军事或业务主官兼任;不编配政治副职的基层单位,可由军事副职或技术干部兼任。
2.健全培养培训机制。要把部队政治工作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纳入部队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坚持把政治工作法规制度学习作为政治干部的必修课,纳入政治干部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学习交流、送校学习、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组织政治干部认真学习政治工作的基本法规制度。使大家对本级职责、权限、任务、工作规则、行为规范等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与本职业务工作相关的政策、规定、程序,要求切实做到掌握共同的、熟悉常用的、牢记本职的、了解相关的。对新进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新进政治工作机关、新任政治工作领导干部的岗前培训,围绕履行职责需要,使他们熟知、熟记、准确掌握政治工作法规制度,切实打好依法开展政治工作的基本功。紧紧围绕《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的“四个素养”“五种能力”,抓好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政治工作机关干部应当做到:会调查研究、会业务指导、会文字表达、会组织协调、会网络运用、会参谋指挥;基层政治干部做到:会备课授课、会党务工作、会思想引导、会心理疏导、会操装组训、会指挥打仗。按照《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要求,合理制订并严格落实送学计划,政治机关干部和基层政治干部每年送学比例分别不低于10%。优化培训体系,增加初级指挥院校和生长干部合训分流阶段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间。
3.健全交流换岗机制。加强政治干部岗位交流轮换,制订政治干部岗位轮换和实践锻炼计划,加大部队、机关、院校以及政治工作机关内部范围的交流任职,实现政治干部岗位轮换任职常态化,并将多岗位任职经历作为晋升的重要条件,促进政治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更大范围内公开考核和调整使用政治干部,有利于政治干部大范围岗位轮换和交叉任职,便于丰富政治干部任职经历和提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为主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消减主官个人对下属政治干部晋升的绝对权力,减少干部提升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按照《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的要求,加大交流任职力度。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从部队或跨部门交流的,应占年度调整量的50%以上。未担任领导职务、任职5年以上的优秀机关干部可提升交流。搞好换岗锻炼,基层军政主官每年换岗比例掌握在10%左右,政治机关从事同一业务工作满4年的干部应换岗锻炼,在军级以下单位司政机关之间试行参谋人员换岗锻炼。适合从事军事、技术工作的政治干部,可改任军事、技术干部。全军每年安排干部跨军兵种交叉代职,政治干部比例不低于15%。
4.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把政治干部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列入从严治军检查监督范围,采取领导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和法纪监督等办法,重点监督政治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各级党委和政治工作机关应把检查、监督政治干部对法规制度落实作为重要职责和经常性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进一步拓宽基层官兵监督的民主渠道,引导官兵提高依法监督政工法规落实的力度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当前一些政治干部由于执法不严、风气不正而导致官兵对政治工作和政治干部信任度下降,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按照《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关于加强检查监督的有关要求严格抓好落实。政治机关每半年分析一次思想形势,业务部门领导每年至少与所属人员谈一次心。政治领导干部每年报告一次家庭收入、房产、投资和婚姻变化等情况,并视情组织抽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突出对干部选用、考学提干、立功入党等方面的监督,严格业余时间和外出人员管理,净化生活圈、娱乐圈、交往圈。搞好综合考察考评,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每两年、师级以下单位政治机关每年对政治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5.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当前,在政治干部奖惩机制上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政治干部依法开展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在立功受奖上重平稳、轻实绩,搞“轮流坐庄”、迁就照顾;有的在职务晋升上搞“齐步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素质强弱一个样”,只要坚持“熬”到期都能调,没有走开“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路子,使一些干部学习缺乏主动性,工作缺乏内动力。因此,提高政治干部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必须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完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实效、传统与创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把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作为考察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选优秀政治干部和干部提职晋衔、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不断激发政治干部的内在动力。按照《关于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的意见》对于评选表彰的有关要求严格抓好落实。广泛开展“争创先进政治机关、争当优秀政治干部”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自评,军级单位每1至2年、全军每3至5年组织一次评比表彰。师级以下单位政治机关每半年、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每年组织“优质工作、优质服务、优质建议”评比。在旅级以下政治干部中开展优秀“四会”政治教员、优质政治课评比。对遂行重大任务表现突出、推进工作创新成果显著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及时表彰奖励。对考评不合格、工作不称职的,做出组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