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糖尿病
即通常所说的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
(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病毒感染而使胰岛B细胞绝大部分被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血糖水平显著增高。1型糖尿病含:①免疫介导型,有儿童、青少年多见的急进型和成年人发病的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②特发型,病因未明。
1型糖尿病比较少见,我国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但也可以在成年甚至老年。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症状典型,消瘦,常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敏感。典型病例病情波动大,病情极不稳定,难以控制。
(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胰岛病理改变比1型糖尿病轻。主要是胰岛玻璃样变、胰腺纤维化、B细胞空泡变性和脂肪变性。胰岛B细胞仍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但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需要;或者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的缺陷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两方面缺陷均存在,只是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有的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与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型糖尿病比较多见,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多在40岁以后发病,个别也可在青少年期发病。遗传因素较强,有明显家族史。由于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临床上表现为起病缓慢,症状较轻,“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易得到早期诊断。可长期无糖尿病症状,疾病呈隐匿性进展,逐渐发展成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约70%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10%死于肾功能衰竭。一般只需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或仅口服降糖药物即可,大多不需胰岛素治疗。但少数病人身体较瘦,症状重,并发症多,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仍需用胰岛素治疗。此型糖尿病在有外伤、严重感染及手术等应激情况下,也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