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如何掌握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如何掌握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掌握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须视肾功能等情况而定。

1

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尚未衰竭时,可以多进食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80~100克,最好食用动物蛋白质。因为日常饮食中在增加大量蛋白质时,钠的摄入量也会随之增加,所以要适当限制钠的摄入量。

2

当糖尿病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及尿素氮很高时,如何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很重要的。体重70千克的患者每日摄入21克蛋白质,可产生7克尿素从肾脏排出。若肾功能极差,每日7克尿素排出也有困难时,则生命的维持将是困难的。此时可以从尿中尿素排出量的测定间接了解患者可以摄取蛋白质的量。如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不能超过21克,此时应全部选用优质蛋白质,主要是采用动物蛋白质。因为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必不可少,所以需要将所用米、面加工,去除所含的植物蛋白质,制成无蛋白质的食物。若每日摄入蛋白质30~35克,则其中可用植物蛋白质5~10克。一般可从血尿素氮与肌酐的比值来判断优质蛋白质的用量是否合适。正常尿素氮与肌酐的比值为20∶1。若分解过盛,比值将转为40∶1或更高,则说明优质蛋白质的用量不能满足需要。

3

糖尿病肾病伴有氮质血症的患者,治疗上有一定的矛盾。如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若蛋白质给予较多,则易加重氮质血症。因此,要查尿素氮,以估计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饮食蛋白质含量。必要时可输血浆、白蛋白及氨基酸。多数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时,低蛋白饮食可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缓解肾功能的恶化。临床实践表明,控制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丧失明显减少,而正常蛋白质饮食者则呈进行性增加。为了进一步估计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功能性肾贮备的影响,可采用蛋白餐或氨基酸滴注后检测肾小球滤过的贮备量。通常,蛋白餐后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可比基础GFR增加30%~40%(也有人认为可在正常范围)。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采用低蛋白饮食有助于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维持功能性肾贮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