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对糖尿病的影响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多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食物中瘦肉、鱼、蛋类、豆类等含蛋白质较多,这些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补偿生理性消耗。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50克蛋白质即可。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为合成受阻,分解加强,出现糖异生作用,导致高血糖症。患者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多,形体日见消瘦。如果摄入的蛋白质不足以弥补消耗,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就会出现负氮平衡。长此下去,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则生长发育不良,成人患者则消瘦、衰弱,抗病能力下降,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可见蛋白质对糖尿病的影响是很大的。糖尿病患者膳食中应补充足够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一般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正常人相当或稍高。糖尿病患者摄入蛋白质的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
糖尿病患者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蛋白质1克,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1.5克。
2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2%~20%。孕妇、乳母、儿童应考虑其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增加蛋白质的供给。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每千克体重2~3克;妊娠5个月后的糖尿病孕妇,每日应比成人增加15~25克蛋白质。
3
当糖尿病合并肾病,肾功能尚未衰竭时,可以多进食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80~100克,最好食用动物蛋白质。因在大量增加蛋白质时,钠的摄入量亦随之增加,所以要适当限制钠的摄入量。
4
当糖尿病合并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及尿素氮增高时,如何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很重要的。此时可从尿中尿素排出量的测定间接了解患者可以摄取蛋白质的量。如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不能超过21克,此时应全部选用优质蛋白质,主要是采用动物蛋白质。
一般可从血尿素氮与肌苷比值来判断优质蛋白质的用量是否合适。正常尿素氮与肌苷的比值为20∶1,若分解过盛,比值将转为40∶1或更高,这说明优质蛋白质的用量不能满足需要。
5
糖尿病性肾病伴有氮质血症的患者,治疗上有一定的矛盾。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蛋白质给予较多,易加重氮质血症。因而要查尿素氮,以估计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蛋白质含量。必要时可输血浆、白蛋白和氨基酸。
6
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并发胃肠消化吸收不良、结核病等,蛋白质的供应量应适当提高。尿毒症、肝昏迷等并发症则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糖尿病患者外伤后伤口不易愈合,为加速伤口愈合,患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
7
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限制很严,而对鱼、肉、蛋、豆制品则随便食用,结果血糖控制很不理想。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蛋白质可异生为葡萄糖,对控制糖尿病不利。
科学降糖膳食之黑豆
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有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降低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黑豆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补充营养、强健身体的理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