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理建议

(五)手机管理建议

教师1:关于手机的管理,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通知明确了手机在校园的处理办法,提倡不带,有特殊情况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带入校园且交班主任保管。所以对于学生手机进校园的管理国家有明确的要求,家长也要了解和配合。学校也对手机进校园的管理进行了细化,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同时设立校内公共电话或提供其他方便家长联系学生的途径等,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加强课堂管理,淡化手机的作用,让学生没有手机一样可以正常在校园内生活学习

教师2:其实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双方认可的家庭公约。比如,在家里设置“手机专区”。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监督使用手机的情况。孩子放学后或者父母下班后,统一把手机放在一个地方。必须要使用手机时,需要向对方提出申请。

家长1:我们父母也应该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于成人来说,手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工具,但还是建议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比如可以趁孩子睡觉或者写作业时,发完所有该发的短信。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人共进晚餐的时间,最好把手机收起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父母在陪自己的时候经常被手机打扰。

家长2:我觉得不要把手机作为哄孩子或者奖赏孩子的工具。在睡前1小时内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降低睡眠质量。

家长3:我们可以帮孩子选择接触的内容。对于大多数仍处于未成年的高中学生来说,家长更应该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一定要帮助孩子辨别暴力及情色内容并指导处理方法。

教师3:家长还可以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父母只要有时间,就要多带孩子出去玩,一定要走出去参加户外活动。逛公园、跑步、跳绳、打篮球……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也让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只是智能电子设备制约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当孩子在真实世界里得到了快乐,哪会沉迷电子产品呢?